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病因及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04 21:15:39 浏览次数:1595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病因及治疗: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nephropathy due to poisoning of immunosuppressive drug and anticancer drug)是指因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癌药而引起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的病变以及膀胱损害。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发病原因:

肾脏是体内药物、毒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在其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造成肾脏损害而发生中毒性肾病(toxic nephropathy)。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广泛应用或滥用各种药物,使药物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日益增多,特别是老年人及原有肾脏病患者尤为突出。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造成肾脏损害的原因是:

1、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正常人肾脏血流量占全身的25%,而肾脏的重量仅为人体体重的0.4%~0.5%,故肾脏是体内血流量最丰富的器官,大量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随血流到肾脏,易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2、药物与肾小球、肾小管的广泛接触 药物通过对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的广泛接触,产生毒性损害的机会增加。

3、肾脏需氧量 肾组织代谢活性高,需有充分的血流和氧供应,耗氧量亦大。当缺血、缺氧时,肾脏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易产生毒性作用。

4、肾小管的逆流倍增机制(对流浓缩作用) 由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药物在肾小管腔内被浓缩,小管腔内的药物浓度升高,药物蓄积而发生中毒性肾病,尤其是肾小管病变。

5、低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 原有肾病或肝病者,因低蛋白血症,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降低,药物的游离部分增加,因此药物从肾脏的排泄增加,造成肾损害机会增加。肾功能不全时,某些药物不能经肾脏正常排出,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长时间蓄积引起肾毒性增加。

6、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肾储备能力减退,且常存在潜在的肾病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及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发生感染,如用药不慎,极易发生肾中毒病变。如环磷酰胺(CTX)和异环磷酰胺(IFO)引起的肾损害常见的加重膀胱出血的因素有剂量偏大、同时行盆腔放疗、伴其他膀胱病变或少尿、与苯丙酸氮芥合用等。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治疗:

目前对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无特殊有效疗法,治疗方法同其他相关疾病。多数病变是可逆的,当停用致害药物后,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好,部分临床综合征可自发缓解,肾小球功能(Scr及BUN)先恢复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如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的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数月。但如未能及时确定致病药物且及时停药,治疗不及时则肾功能可持续恶化,部分患者可导致永久性损害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衰。而目前,专家建议可采用第四大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即cls细胞疗法进行联合治疗。

下面我们来看看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作用:

CLS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是目前国内实验技术成熟,,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适用于各类、不同期肿瘤治疗的重要生物治疗方法。

1、肿瘤术前应用,可全面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可以避免由于手术应激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2、肿瘤手术、放疗或化疗完成后应用,可恢复及加强其免疫抗肿瘤作用,消灭体内残留癌细胞,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治愈率。

3、肿瘤邻近器官已受累而不能根治手术时或体质较差时,单用生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而目前,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还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专家建议可采用第四大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即cls细胞疗法进行联合治疗,不但可有效的恢复及加强其免疫抗肿瘤作用,而且还可以彻底消灭体内残留癌细胞,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治愈率。相信随着对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研究的深入,诊断水平的不断进步,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