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继发性白血病症状

发布日期:2014-11-11 05:50:07 浏览次数:1595

起病较慢,有明显的原发病病史和化学药物使用和(或)放疗史,年龄和性别同原发病,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髓衰竭。

1.一般特点? 约70%继发于使用烷化剂或放疗后,患者有白血病前期的表现,典型的白血病前期阶段持续约11.2个月。患者有乏力、疲倦等贫血相关症状,可伴有皮肤淤点、淤斑、鼻出血等出血症状,可有发热但无明显感染征象;鬼臼毒素类(VP16或VM26)或其他的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导致的继发性白血病,常无白血病前期阶段表现。

2.骨髓衰竭? 患者由白血病前期进入急性白血病期,常呈现典型的骨髓衰竭表现。临床表现为病情明显加重且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如不积极治疗,患者可短期死亡。由于严重的骨髓衰竭,出现贫血、出血以及发热感染等症状,表现乏力、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皮肤淤点、淤斑、牙龈出血口腔血泡、鼻出血,血尿便血少见,严重者可因内出血迅速死亡;感染常见,可有低热高热,部分患者可有明确的局部感染病灶,还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染部位,感染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表现,是继发性白血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仅5%患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强烈化疗和放疗延长了ALL、淋巴瘤骨髓瘤睾丸癌卵巢癌的生存期,辅助化疗经常用于近期诊断的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和其他对化疗敏感的肿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治疗。在这些患者中,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后给予造血干细胞支持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治疗后生存期延长,因而,继发性白血病的发生率可能会相应地增加。这些治疗虽然明显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对继发性白血病发生的危险性估计应成为制定总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对有致白血病作用的治疗方案应予充分的考虑。当治疗某一疾病时,若疗效相当,致白血病弱的药物应取代烷化剂;当患者原发病复发的风险较低时,辅助性化疗的选择应慎重,尽量不用烷化剂类药物。有几种在儿童期已出现基因突变易于发展为继发性白血病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范科尼贫血和神经纤维母细胞瘤,烷化剂、亚硝脲类烷化剂、鬼臼毒素类药物不能应用,应选用抗代谢药物。烷化剂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使用应慎重,最好应用羟基脲。治疗HD时,ABVD更优于MOPP,环磷酰胺比其他烷化剂有更小的致白血病性。

所有的烷化剂和鬼臼毒素类药物对非恶性疾病的应用应极为慎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