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植物状态临床康复规范
持续性植物状态临床康复规范 一、临床检查规范 (一)常规检查 1.三大常规; 2.常规血液检查、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 B 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 X 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脑脊液检查; 7.脑电图; (二)可选择检查 1.头颅 CT、磁共振(MRI)、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 适应症:①人院时进一步明确诊断(以了解性质、部位、大小等)。②病情 发生改变,有加剧或再次脑出血、脑梗塞等迹象时。③合并有脑水肿、脑积水、 脑萎缩、继发性癫痫、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他情况需要 CT 或 MRI、MRA 才能明确诊断时。 2.彩超; 适应症:疑合并心脏病(除先天性心脏病以外)或者脑掼伤以后引起的其他 器官合并损伤需要彩超检查的情况。 (三)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 (TCD)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 (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四、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病因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3.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4.促醒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脑水肿、脑积水、脑萎缩:按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必要时转专科行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等治疗。 2.继发性癫痫:抗癫痫治疗。 3.中枢性自主神经紊乱:对症药物等治疗。 4.皮肤压疮:减压、换药、理疗、皮瓣移植手术等。 5.肌痉挛、关节挛缩:抗痉挛药物、肉毒毒素应用、矫形器、手术治疗等。 6.各种废用综合征:包括肌萎缩、骨质疏松、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 下肢水肿等的相应处理。
7.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理疗、压力疗法等。 8.心肺合并症:心肺疾病常规药物治疗,必要时转专科治疗。 二、康复护理规范 (一)康复护理评估 呼吸系统状况、泌尿系统状况、皮肤状况、褥疮发生危险因素评分、安全危 险因素等。 (二)康复护理 1.体位护理:良肢位摆放、被动体位变换等。 2.二便管理。 3.体位排痰:翻身叩背、辅助排痰、体位引流与辅助排痰相结合。 4.指导陪护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和 ADL 护理。 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各类感染的防治护理(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 感染等),防压疮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的 护理。 (三)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三、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常规 入院后 5 天内进行初期评定, 住院期间根据功能进展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 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定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定 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评价、肌痉挛评价、反射评价、肢体形态评价、并发症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