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五绝指针治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案

发布日期:2014-11-15 04:49:12 浏览次数:1600

五绝指针疗法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脊髓后索和侧索损害出现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瘫痪为主,常伴周围神经损害而出现的周围性感觉障碍;属中医“痿证”范畴。中医学认为: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成虚,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濡养五脏,运行气血,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受削,而产生肢体痿弱不用。《素问. 痿论篇》说:“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医宗必读·痿》说:“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资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 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 故足痿不用。”②肝主筋,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肝经郁热伤阴,筋失濡养,亦能致痿。《素问·痿论篇》:“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临证指南医案·痿》邹滋九按:“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而筋骨拘挛。”③素体肾精不足,或因房劳太过,乘醉入房,精损难复,或因劳役太过,罢极本伤,阴精亏损,致肾中水亏火旺,筋脉失其营养,而产生痿证。或其它病证渐及于肾,亦可致肝肾不足.《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互说》云:“痿之为病,由肾水不能胜心火, 肾主两足,故骨髓衰竭,由使内太过而致然。”《素问·痿论篇》说:“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临证指南医案·痿》邹滋九按:“肾藏精,精血互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缩之症作矣。”④脾胃受损,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必然滋生痰湿,所谓“脾虚生痰”,而痰湿日久又可化热,出现湿热,痰热内蕴,痰蒙心窍之候。气血虚弱,推运无力,必然“气虚则血瘀”,日久痰瘀胶阻,互滞脉络,使痿证的症状复杂化。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表现

1.多在中年以上起病,男女无明显差异。慢性或亚急性起病,缓慢进展,多数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前多有苍白、倦怠、腹泻舌炎等,伴血清维生素B12降低。早期症状为双下肢无力、发硬、手动作笨拙,行走不稳,踩棉花感,步态蹒跚和基底增宽;随后足趾、手指末端持续对称性刺痛、麻木和烧灼感等,检查双下肢振动、位置觉障碍,远端明显,Romberg征(+);少数有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极少数患者脊髓后、侧索损害典型,但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正常(不伴维生素B12缺乏的亚急性联合变性)

2.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痉挛性瘫,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如周围神经病变较重可见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但病理征常为阳性。有些病人屈颈时出现Lhermitte征(由脊背向下肢放射的针刺感)。晚期可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

3.常见精神症状:易激怒、抑郁幻觉、精神混乱和类偏执狂倾向,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少数患者视神经萎缩及中心暗点,提示大脑白质与视神经广泛受累,很少波及其他脑神经。

2014年3月26日,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房树村卫生室)收治一“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男,43岁,脐以下至双下肢渐进性无力、发硬,行动不便七年余,并伴有腹胀痔疮等疾。经多方检查而确诊。曾采取针灸、按摩及输液等治疗,均无理想效果。触及下肢,肌张力增高。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