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性痴呆成为新的流行病
湖南省脑科医院痴呆防治专科主任 谭佩珍
专家档案
谭佩珍,湖南省脑科医院神内二科,记忆障碍、痴呆防治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中南大学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湖南省神经病学委员会主任、博士后导师杨期东教授。谭佩珍主任现任《中华现代临床医学》、《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编委,湖南省神经病学学会会员。从事神经精神病学临床、科研、教学近2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脑梗塞、脑动脉硬化、脑白质病变等所致)、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颅内感染、老年性精神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2004年6月召开的我国第二届老年人痴呆和抑郁症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报告,中国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国家。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亿,估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国内外研究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将逐步增高,65岁以上是5%,70岁以上是10%,80岁以上是30%,到了85岁以上则高达40%。目前我国大约有500-6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老年性痴呆正在成为一个严重影响老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疾病,老年性痴呆的防治是每一个家庭必须严正面对的问题。
然而在我国,无知、偏见、歧视和恐惧使老年性痴呆这一老年人的常见病被许多人忽视。认为老年痴呆是人年纪大了的必然表现,不是疾病,也用不着治疗。
其实,人老了,智力退化,是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了解一些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表现,及早让患者就医治疗,就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极大限度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减轻许多负担。老年性痴呆病因引起老年痴呆病因很多,主要有:
1)变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AD)、Pick病、帕金森病、Huntington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2)、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包括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内动脉炎、淀粉样变性血管病等。因为长期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营养不良,脑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记忆、智能障碍,部分患者伴有肢体瘫痪、语言障碍。
3)肿瘤和脑积水,包括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动脉瘤、脑积水等。
4)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痴呆,5)CNS感染和炎症、中毒、缺氧等。
6)15%—20%良性记忆障碍(AAMI)患者4—5年后发展成痴呆。
此外,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粘、吸烟、饮酒、年龄、中风史、脑动脉硬化、无症状性脑梗死、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接触等,妇女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低下都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老年性痴呆临床表现
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人格障碍。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情感障碍、幻觉、妄想状态、谵妄、行为异常等。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轻度阶段: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为1—2年,具体表现为记忆力越来越差,影响工作和家务劳动;做事丢三落四。做菜时已放了盐,转眼却不知放了没有;明明锁了门,走到半道却又疑惑。词不达意,唠里唠叨。忘记熟人的名字,多年的老熟人,却叫不上来名字。忘记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多疑猜忌,自己找不到东西,却怀疑别人拿了。情感冷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过去的爱好也觉得索然寡味。计算力下降,买菜的豆腐账,也算不清楚。
中度阶段:持续时间通常为1—3年。具体表现为:无法认识亲近的朋友和家人;判断力降低,四处游走,易迷失方向,不能回家;越来越糊涂和焦虑;人格发生改变,开朗的可变得抑郁或自私、暴躁;忘记怎样穿衣、刷牙等日常活动;产生错觉;失眠等。
重度阶段:一般也持续1—3年。具体表现为:记不得任何事情或新信息,不认得家人;丧失使用词语和理解词语的能力,但是对音乐、接触和眼神交流仍有反应;吃饭和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等。老年性痴呆的治疗
老年痴呆的治疗可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药物治疗,二是综合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分以下三类:1)、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可以用一些血管扩张的药物、活血化淤。2)、脑细胞能量代谢复活剂,加强脑细胞的功能。3)、脑神经传递功能改善剂,可以用一些胆碱酯酶抑制剂,常见的有哈伯因、安理申、艾斯能、他克林等。近年来在神经肽、神经生长因子和中草药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活跃,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总体而言,痴呆早期药物治疗很重要,血管性痴呆治疗及时、得当,是可以治愈的。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症状或延缓痴呆进展。
综合康复治疗即重视病人的心理调节、智能训练、睡眠、护理等诸多方面。包括智力康复、记忆康复、心理康复。
智力活动内容很丰富,如常识、社会适应能力,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逻辑联想能力,思维的灵活性、理解和表达能力等。1、逻辑联想、思维灵活性训练:从儿童玩具中去寻找一些有益于智力的玩具;2、分析和综合能力训练:经常让病人对一些图片、实物、单词作归纳和分类;3、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给病人讲述一些事情,讲完后可以提一些问题让病人回答;4、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尽可能地让病人多了解外部的信息,不要使其处于封闭的生活环境,鼓励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对于家庭生活中的事情应当有目的地让病人参与,并给予指导和帮助;5、常识的训练:所谓的“常识”,有相当的内容属于病人曾经知道的、储存在记忆库里的东西,伴随病情加重不断丢失。如果能经常提取、再储存,遗忘速度会大大减慢;6、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的训练:抽象的数字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比较困难,更何况有认知障碍的病人,但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字概念和计算,只要我们留意,可以有许多让病人锻炼的机会。
记忆康复:包括瞬时记忆(超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康复。1、瞬时记忆(超短时记忆):方法是可以念一串不按顺序的数字,从三位数起,每次增加一位数,念完后立即让病人复述,直至不能复述为止;2、短时记忆:给病人看几件物品,令其记忆,然后请他回忆刚才看过的东西;3、长时记忆:让病人回忆最近到家里来过的亲戚朋友的姓名,前几天看过的电视的内容,家中发生的事情;4、平时日常生活中随时注意病人的记忆锻炼,效果更好。可以指导病人制定生活作息时间表,让病人主动关心日期、时间的变化,督促病人按规定的时间活动和休息。鼓励病人关心家中的事情,多与家属成员和邻居交谈。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放置有规定的地方,尽量让病人自己取放。陪同病人外出也尽量让病人自己辨别方向,或告诉病人该如何走。对于言语困难病人,可在经常接触的用品上贴上标签,帮助读出物品的名称。多培养、鼓励病人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如果由于病情发展,原有爱好已不适合,可培养新的爱好,老年人种花是项很好的活动,对于花的种植、养护、观察都需要有记忆的参与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
心理康复:热情关心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给予开导,对生活有困难的患者,亲属应当积极主动给予照顾,热情护理,以实际行动温暖他们的心灵;播放音乐,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给他们播放一些爱听的乐曲,以活跃其精神情绪;合理用药:如患者有疼痛或失眠时,医生要及时使用适当的药物,以减轻其痛苦和症状;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老年性痴呆的预防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发病率不断上升,然而到目前为止老年痴呆的治疗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因此积极预防痴呆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老年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健忘开始做起,健忘之初,是预防痴呆的最佳时期,应尽可能减少老年痴呆的诱发因素,尽早进行必要干预。预防老年痴呆必须注意:
1、防治动脉硬化。中风史、脑动脉硬化、无症状性脑梗死、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痴呆的主要“敌人”,早发现、早治疗。
2、积极有效的防治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中风、肾功能不全等均可影响脑细胞功能及血液循环,所以应积极预防这些疾病,从而防止脑功能减退,避免老年痴呆的发生。
3、饮食均衡,清淡,品种多样化,保证蛋白质的供给,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多食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品。
4、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喝酒过度会导致肝功能障碍、引起脑机能异常。喝酒过度易患酒精中毒性脑病、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原因。
5、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如锌等),可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病变,导致痴呆的发生。
6、频繁活动手指。除全身性活动外,尽量多活动手指。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7、积极用脑,劳逸结合,保护大脑,培养多种兴趣,如看书、下棋、做智力游戏等,可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对事物常保持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功能。
8、避免使用铝制品炊具及食用含铝的食物,铝盐进入人体,首先沉积在大脑内,可诱发老年痴呆。
9、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适量而止,切忌剧烈运动。可增强大脑的思维活动,加快脑血液循环及脑细胞的新陈代谢。
10、家庭和睦。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如紧张、抑郁、孤独等,保持乐观的情绪,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的方式,多与外界交流,多交朋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能增强抗病能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