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痴呆正名
“老年痴呆症”更名,可除语言暴力
近年来,“称谓纠偏”成风尚:如从“盲流”、“民工”到“流动工人”,又如“暂住证”改名“居住证”。“老年痴呆症”更名,似乎是这股热潮的延续。是好是坏,备受争议。
众所周知,名称是认知事物的媒介。“老年痴呆症”,长期以来,已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述,内含着人们的认知默契、表达习性:提起它,人们就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有行为障碍的老年症状。而今,媒体呼吁、专业机构的申请,将“老年痴呆症”更名提上议程。而更名目的,指向着去歧视,呵护患者的尊严。【详细】
“老年痴呆”更名是消除歧视的开始
为“老年痴呆”正名,表面上看只是几字之差,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却是巨大的。正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张杰所言,“语言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判断性在里面,它是一种标签,会传达给别人一些信息,会影响被称呼的社会群体的自我评价。”让阿尔茨海默病人远离“痴呆”这两个字,无疑会对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安慰,体现社会对这一群体应有的尊重与关爱。【详细】
研究表明女性生孩子后更少得老年痴呆症
最新研究表明,怀孕可能永久改变女性大脑,而男性胎儿给母亲遗留下来的男性DNA,会遗留在母体大脑几十年。领导该项研究的李·尼尔森博士认为,女性大脑中的男性DNA最有可能通过怀孕得来。【详细】
脑科专家:打麻将可保持头脑灵敏预防老年痴呆
打麻将对于老年痴呆症的预防以及延缓其进程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甚至已经写进了一些地区对于该疾病的防治指南之中。【详细】
美国研究认为勤刷牙可减少患老年痴呆症风险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2日报道,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刷牙、保持牙齿和牙龈健康的人,老年患上痴呆症的风险比较低。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员对近5500名老年人进行长达18年追踪调查发现,每天刷牙不到一次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高65%。【详细】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