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二院神经内科告诉你如何防治老年痴呆症
浙医二院上周在省人民大会堂举办大型健康讲座,其中有一场讲座是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美萍主讲。
神经内科治什么病?丁美萍主任说,脑中风、老年痴呆、癫痫、头痛等集中在脑部、外科医生没法开刀的病症,基本上都归神经内科管。
丁美萍主任讲座的主题是“远离中风”。我国中风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50万,每年死亡病例超过150万,全国脑卒中患者有600万-700万,2/3的病人会残疾。“数字看看很吓人,但是还有很多患者对中风并不重视。”丁美萍主任说。
脑中风是导致后天残疾的第一大原因;导致痴呆的第二大原因,得了脑中风后有2/3的人残疾,一半的人患上抑郁症。
脑中风的原因有两个:脑子里面的血管缺血或出血。平时吃得太油腻,血管里都是脂肪,堵塞了血管,导致缺血,脑子里的神经很丰富,缺少血的营养,神经就会萎缩导致肢体无力麻木、不会说话、意识模糊、呕吐等症状。而出血也和生活方式有关,血管狭窄,变得僵硬,生气或突然发力就导致血管爆裂。
“大多数人认为脑中风是老年病,其实我们医院里收到过不少年轻的脑中风病人,最年轻的二十多岁。”丁美萍主任说,吸烟、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都是脑中风的高危因素。
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之下;禁烟5年后危险性会明显下降;减少心脏房颤,房颤会增加6倍患脑中风的危险;空腹血糖小于6毫摩尔每升,随机血糖降到4-8毫摩尔每升;每年用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
丁美萍主任说,脑中风是急症,有症状马上能看出来,老年痴呆症更难以察觉,很多病人来就诊已经进入病程的中晚期,治疗效果很差。
国外学者把老年痴呆症称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瘟疫”,这个病至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只可以通过生活调节和药物延缓病情的发展。“儿女们发现老人有健忘、性格改变、语言能力下降等情况,就要尽早带老人来看病。”丁主任说。
多动脑筋,经常观察和思考,保持事业心和创造力,比如写文章、听音乐、养花草等;多参加社会活动、朋友聚会、旅游和体育运动,有助于锻炼大脑;避免心理刺激,要想得开,负面的心理刺激可激发老年痴呆症;适量服用维生素C、E、胡萝卜素等能扫除体内自由基的营养素,吃些大豆、银杏、贝壳、鱼类、瘦肉、坚果、香蕉、西红柿等食物;中药认为首乌、熟地、菟丝子、枸杞、杜仲、黑芝麻等有益肾固精的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神经内科创建于1955年。70年代末以前,浙医二院神经内科是省内惟一的神经内科。在1985年列为硕士学位点,1995年被列为浙江大学重点扶持学科,1997年列为省医学重点学科,是卫生部首批临床药理基地。
神经内科设有神经生化实验室、脑血管实验室、神经病理实验室、神经电生理实验室。近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级课题6项,卫生厅重点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4项。
目前神经内科共有医师33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名,硕士学位10名,研究生导师9名,博士生导师2名。共有床位150张,设有神经监护病房、脑中风病房、癫痫和老年神经疾病病房、运动障碍病房、神经系统感染免疫病房、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病房。
科室擅长治疗癫痫、老年神经病、帕金森病、神经遗传病、头痛、脑血管病、记忆障碍痴呆等。
神经内科建立了全脑和局灶缺血梗塞和出血梗塞动物模型,开展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的研究。较早开展脑内窥镜血肿清除术,参与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难治性动脉瘤内弹簧圈填塞(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等研究。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