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中医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
自从3月底H7N9禽流感被确诊,到现在已有一个多月了,虽然H7N9禽流感来势凶猛,肆无惮忌的威胁我国人民健康,但经过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已取得防控H7N9禽流感效果。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介绍中医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措施。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在与疾病斗争中发展出来的中医药民族传统医学,在流行感冒、普通感冒的防治上,从古至今,也有不少有名的中药配方,如板兰根冲剂、银翘解毒丸、防风通圣丸、牛黄上清丸等,数不胜数,各有效用。
那么,对国内新爆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下简称禽流感),人们又如何利用中医药传统医学,进行预防和治疗呢?
专家告诉记者,从今年2月国内爆发禽流感以来,通过医学观察至今,疫情仍处于散发状态,数百例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被传染,尚未发现人传人证据。另外,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敏感,摄氏65℃30分钟内、摄氏100℃2分钟内即可灭活,其传播渠道和病毒杀灭手段都非常明确。所以,禽流感可防可控,公众大可不必恐慌。
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是高危感染人群。我们平时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就可远离禽流感。专家介绍,禽流感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且发病前1周接触过禽类,就应积极到医院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禽流感。
关于禽流感的中医药预防,专家建议,做好不懈怠的防控准备,保持不恐慌的心态应对,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与禽类及其排泄物接触时,要戴好手套、口罩,接触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四肢;室内要经常保持通风、干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做到冷暖适时调节;避免暴饮暴食、酗酒,食用禽类及其蛋品时要煮熟煮透;早睡早起,作息要有规律;相信科学知识,克服恐惧心理,保持乐观平和心态,就能有效提高抵抗疾病能力。
中医预防处方,适用于一般健康人群的处方包括:生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防风6克,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连服710天。
适用于易感人群的处方包括: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防风6克、蒲公英15克、连翘9克、金银花12克、桔梗1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周期,连服2个周期,每周期间隔12天。
此外,北京市中医局也开出了中药代茶饮的禽流感预防中医处方,亦可参考使用。
处方一(适合312岁儿童):芦根10克、连翘3克。每日1剂,开水浸泡。
处方二(适合成人):白茅根5克、藿香3克、菊花3克、北沙参5克。每日1剂,开水浸泡。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
以上就是有关中医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详细介绍。如今,世界各地流感频发,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流感的工作,科学面对流感的挑战,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疾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