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皖3人染H7N9禽流感2人亡 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其中,乙、丙主要在人群当中传播,很少能传染到动物。而甲型流感主要是禽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到目前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而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
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京华时报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天通报,上海和安徽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2人抢救无效死亡,1人病情危重。截至目前,3例病例的8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情况。上述病例有关情况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通报。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人感染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称,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根据通报,上海市患者李某,男,87岁,3月4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上海市患者吴某,男,27岁,3月10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滁州市患者韩某,女,35岁,正在江苏南京积极救治。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3名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控制所副所长舒跃龙介绍,现在很难评价这个病毒的毒性,因为病例非常有限。现在看到的是可以导致人的重症肺炎,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原学临床的依据,来评价该病毒毒性。
专家表示,目前确诊的3个病例中,两人曾有禽类接触史,一人没有。因此H7N9病毒具体的感染来源还不清楚。目前,未发现3例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2、H7N3和H7N7。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本版文字京华时报记者张然李秋萌
病例出现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临床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
国家卫生委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中国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明确了相关病原学诊断。
国家卫生委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进展,根据疫情形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公众健康。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