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沪皖3人染H7N9禽流感2人亡 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发布日期:2014-11-12 05:36:14 浏览次数:1600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目前北京市流感发病已成下降趋势,从目前实验室监测情况来看并未发现有H7系列病原出现,根据卫生委昨天对人感染禽流感的通报,本市将于今日起加强对该流感病原的监测,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而言,将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关注,一旦发现疑似该病毒感染者的患者须及时上报。

针对H7N9病毒不在本市日常检测体系中的现状,庞星火透露,卫生委将于今日起向各地疾控部门下发针对该病原的检测试剂,因尚未有实验室证明该类病原体在人际间传播,尚只在禽类间传播,因此市民无需恐慌。

北京地区流感以乙型流感为主,没有出现变异。1月22日至1月26日,全市一级以上医院累计监测就诊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3.46%,并无异常。

昨天,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答。

问:此前有报道上海出现一家三口感染不明原因肺炎,其中两人死亡,是否与此次报告病例相关?

答:此前媒体报道与H7N9相关。2月20-25日,上海市某医院先后收治了患重症肺炎的李姓父子3人,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李姓父亲被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另2位患者的诊断正在进行中。

问:上海的两例确诊患者均于3月上旬死亡,为什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才公布疫情?

答: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上述病例时,及时开展了相关实验室筛查,先后排除了感染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以及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在进一步检测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于3月22日发现患者可能感染H7流感,之后将相关标本送中国疾控中心。3月29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从送检病例标本中分离到3株H7N9禽流感病毒。国家卫生委组织专家进一步核实,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上述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国家卫生委依法于3月31日向社会公布。

问: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从何种途径感染?有无密切接触者发病或死亡?密切接触者是否受到医学观察?

答: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3例确诊患者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安徽和江苏(安徽的1例患者在江苏南京救治)的卫生部门对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医学观察。上海的1例确诊患者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例患者的发病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确诊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目前均未发现类似病例。

问:H7N9病毒能不能人传人?与既往H1N1、H5N1和其他季节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传染性如何?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答:目前未发现具有较强人传人能力。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由于目前只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专家正在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进一步判断。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问:若感染者出现早期症状就及时就医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如何防护病毒,有无特效药?

答:及早就医可能有效。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

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