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1例鼻咽癌伴发后组颅神经麻痹的病例
2011-8-17 8:38:49
患者,男,43岁。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颌下包块,在当地医院口腔科就诊,并行颈部淋巴结B超发现颈部双侧均有肿大之淋巴结,给予局部双侧颌下切口切除肿大之淋巴结。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癌。此后患者发现舌体活动不灵,时有呛咳及声嘶,病程中无涕血史。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下颌下各有长约7cm的手术切口瘫痕,局部发硬,颈部未触及明显之包块,右软腭动度差,右侧舌体稍显萎缩,伸舌右偏,鼻腔通畅,鼻甲不大,鼻道无异常分泌物。鼻咽部:右侧咽鼓管隆凸上方稍显隆起,咽隐窝较浅,无溃疡,左侧咽隐窝亦浅,未见明显隆起。喉镜:右侧声带运动稍差,耸肩正常。行鼻咽部活检为低分化鳞癌。鼻咽部CT示:双侧咽隐窝均较饱满,右侧较左侧为重。治疗行放疗。
2.舌体活动不灵,时有呛咳,伸舌右偏,右软腭运动及右侧声带运动稍差,耸肩正常,病变累及颅神经。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又由于鼻咽部位置深在,早期病变不易发现,致使一些病人本已出现中、晚期症状,却错误的就诊于其他科室,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本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右颌下淋巴结肿大,就诊于当地口腔科。给予局部切除肿大之淋巴结。我们知道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转移中最常见的症状,在鼻咽癌中因鼻咽部的解剖学特点和鼻咽癌的自身因素决定了其扩散范围广,出现转移早等特点。但一般情况,不转移至须下、枕部及下颌下等处颈浅部淋巴结,而在原发癌侵及颈外侧深淋巴结已有广泛转移而造成淋巴管堵塞时,即可发生逆行性向浅部淋巴结转移,本病例即属此。
鼻咽癌在向周围授润的过程中可使皿对颅神经中任何一支受压迫而呈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但临床上常见到上行型鼻咽癌有II一14颅神经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而下行型鼻咽痛少见,以侵犯后N对(第IX一)a)颅神经为特征。表现为声嘶,饮水呛咳,患侧肩低,提肩无力以及舌运动障碍等症状。本病例以舌运动障碍时有呛咳为具首发的第姐、Ix颅神经受累为特征。
1.鼻咽癌累及的病变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各科室相互间建立正常的讨论、会诊制度。
2.对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要常规检查鼻咽部,检查时应注意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如咽隐窝、咽鼓管隆凸、鼻咽顶后壁,鼻后孔上缘等处。还应注意粘膜下型之肿瘤,即鼻咽顶部,左右是否对称、咽隐窝是否饱满。对可疑之新生物均应行活检。阴性者应追踪观察,必要时需多次活检。
3.对已有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行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必要时局部活检。并应警惕颈深部淋巴结转移致淋巴管堵塞表现为颈浅部淋巴结转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