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实施一例膈疝修补术樊荣鑫
患儿出生后反复出现呕吐,同时因反复肺炎就诊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查胸片时提示患儿存在膈疝,当地医院建议转我院治疗,转入我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CT、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考虑先天性膈缺损,故积极给予抗炎,补液纠正内环境等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积极行膈疝修补术,术后需呼吸机辅助治疗,故转PICU,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手术顺利。
膈肌是由起源于胸腔底部四周的几组肌肉和筋膜组成的。每侧的肌肉组织分三部分,即胸骨部分、肋骨部分和腰椎部分(包括膈肌脚),汇合于中心腱。各部分肌肉紧密相连,被胸膜、腹膜覆盖。这三部分肌肉相连的部位,往往由于发育不正常而形成缺损或弱点,成为先天性膈疝的解剖基础。胸骨部与肋骨部之间的缺损或弱点叫做胸骨旁裂孔,经此孔的膈疝,临床上称之为胸骨后膈疝。肋骨部与腰椎之间的缺损或弱点叫做胸腹膜裂孔,经此孔的膈疝,在先天性膈疝中较为多见,临床上称为胸腹裂孔疝。部分膈肌发育不全或缺损,及其胸腹膜未完全闭合,遗留大小不等的缺损,多发生在左侧,导致胃、结肠或脾经此疝入胸腔,称先天性膈疝。膈肌发育正常,但由于胸腹部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造成膈肌破裂,可引起损伤性膈疝。
1、损伤性膈疝诊断明确即应手术治疗。
2、先天性膈疝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可待年龄稍大后手术;若出现肠梗阻或幽门梗阻症状,经禁食、胃肠减压症状不缓解者可紧急手术;若出现心、肺压迫症状,如心慌、气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发绀者,不管年龄大小,都应及早手术治疗。
来源网址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6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