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脾脓肿应该做哪些检查

发布日期:2014-11-24 20:39:11 浏览次数:1596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常有显著增加,出现核左移,但也可能因长期应用了抗生素而增加不明显,当合并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还可出现减少现象,脾脏严重感染时骨髓可产生幼稚细胞和网织细胞增多。

对临床疑有脓肿,可考虑在B超或CT引导下行包块穿刺,脾脓肿者可抽得陈旧性积血或脓液,穿刺液应作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进一步的抗生素应用。

显示脾脏增大,脾内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边缘不平整,腔壁较厚,与脾脏囊肿相比,脾脓肿无回声区边缘回声较强,模糊,无回声区内有散在小点状回声影,可见液平,偶尔有气体回声,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约60%病灶在脾上极,可伴有左胸积液。

多表现为非特异性征象,如膈肌抬高并有运动受限,脾脏阴影扩大,左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等,若在脾脏内出现液平面则为特异性征象,但此种情况较为少见,钡餐造影示胃及横结肠向右前方移位,胃大弯有受压残缺现象。

诊断准确度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扫描检查发现脾脏外形向外膨隆,脾内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密度不均匀,边缘不规则,脓肿内可见液平面或气体,脓肿壁与脾实质相等,增强扫描时脓肿壁可增强,但脓肿内容物不增强,脾脏内可见散在的钙化斑。

敏感度高,最小能够发现2cm以内的脓肿病灶,造影显示脾脏增大,动脉相时脾内有一无血管的膨胀性肿块,边缘粗糙,膨胀使血管移位,变直和分开,毛细血管期,脓肿呈现边缘不规则而模糊的充盈缺损,脓肿周围无染色及血管增加,无包绕血管或血管湖,脾静脉正常。

准确性高,可达80%~90%,但不能检出2cm以下的病灶,单发性较大脓肿表现为大片放射性缺损区,多发小脓肿(3cm)呈放射性核素不均匀摄取图像。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