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掌握老年人是消化道的特点,及时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所应采取的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人
临床资料
收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例,其中出血原因为消化性溃疡8例,出血性胃炎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例,胃癌1例。
护理措施
观察呕血情况: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并不一定都有呕血现象。本组18例病例中呕血7例。一般而言,幽门以上的出血才可表现为呕血。呕鲜红色血或伴有血块,表示出血量大。当出血量少且出血速度较慢时,呕血多为棕褐色或咖啡色胃内容物。
观察黑便情况: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特征性表现。典型的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本组18例,17例出现黑便,1例粪便呈柏油样。
观察生命体征: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表情、皮肤色泽、温度、周围静脉充盈度、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情况。由于老年患者循环系统代偿能力差,故出血早期即可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湿冷及少尿等表现。
及时补充血容量:补液速度要适当,老年病人常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这种情况下上消化道出血常不易止血,故根据老年病的特点,严密观察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止血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由于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差,自身调节储备能力不足,快速补液或输液量过多,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本组中1例由于输液速度较快发生心功能不全;1例由于液体输液量过多发生肺水肿,分别经及时发现,迅速救治而脱离危险。因此对老年人补液速度要适当缓慢,当明显脱水或失血需要快速输液或输血时,必须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及有无肺水肿的发生。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应分析和估计病情,严密观察药物疗效,适当掌握补液速度,力求做到补液量接近失血量。
加强生活护理:①上消化道出血期要绝对卧床休息:为防止血液误入呼吸道引起窒息,一般取侧卧位为宜,这样既可保证脑血流量充足,又可防止窒息的发生。同时,对于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严格掌握其活动时间及活动量,以防发生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及其他意外情况。一般应根据病人病情及体质情况适度安排活动,且应有医护人员在场协助。②严格掌握饮食:在上消化道出血期应严格禁食,以防诱发大出血。止血后应较青壮年患者延长流质和半流质时间,且由于老年人的基础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另外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降低,消化能力差,故应以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宜,如米汤、豆浆等不含纤维素的碱性食物,少食多餐。③保持安静的环境:过多的陪护不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也容易影响周围患者休息,同时亲人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极易感染患者。为此,应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保持环境安静。止血后,由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睡眠时间应相对延长,应告诫探视者尽量缩短探视和交淡时间,让患者充分得到休息。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对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思想、精神上的鼓励,及时清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护理环节。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出血量,出血的性质、颜色、气味。老年患者常因痛苦而主诉少,病情不清楚,反应较为迟钝,不能敏锐而准确地感知自身痛苦。加上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休克、昏迷症状较早等特点,因此根据患者呕血、便血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估计及详细记录出血量,出血的性质、颜色、气味等显得更为重要,它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项重要依据。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腹痛程度轻,无规律,反应迟钝有关,若同时并存其他疾病,在护理上更应高度重视。护理工作是临床观察的前哨,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诊治,通过细致、认真的护理工作使之得到及时的处理,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有很大的帮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