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确诊23例广州管圆线虫病
北京市卫生局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开展广州管圆线虫病症状监测,主动搜索病例。加强发热门诊、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医师对有“三高”(高热、嗜酸细胞高、颅压高)、“三痛”(头痛、肌肉痛、皮肤刺痛)症状患者进行医学检查,及时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医疗机构确诊的病例每日向本地CDC(疾病防控中心)报告,CDC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开展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诊治、预防控制的科学研究,配合卫生部尽快研究制定国家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北京友谊医院被指定为广州管圆线虫病定点医院。
与此同时,北京市卫生局还组织协调市、区卫生监督部门对市售福寿螺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发现广州管圆线虫阳性者,立即封存、销毁。餐馆加工食用福寿螺,必须经卫生检疫合格。
如果患者生吃了不熟的猪、牛、羊、鸡、鸭、兔、淡水鱼、虾、蟹等,出现异常症状,疑患寄生虫病时,每周一、二、三、五上午,周四下午,可到友谊医院热带病门诊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首发病例为一名34岁男性干部,5月22日在北京蜀国演义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过凉拌螺肉。5月30日感觉双肩疼痛,颈部僵硬,自觉受凉未治疗,随后出现双侧肋部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有刺痛感,触摸及接触凉水、凉风后加重。同一天进餐的同事也出现相同症状。6月10日头痛加重,活动、翻身、走路时加重,伴恶心,去中日友好医院就诊,后转入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门诊。临床诊断为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临床医生于6月25日到该公司在北京的两家店调查,发现该酒楼销售的凉拌螺肉确为“福寿螺”。西城CDC从酒楼采集了福寿螺样品,送往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医学研究所检测,结果在12只螺中有2只查出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病原学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根据患者共同就餐史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临床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