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急性糜烂性胃炎

发布日期:2014-10-24 10:42:58 浏览次数:1600

严重患者发生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病理机制可能为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粘膜的血流减少和可能伴有的酸分泌增加(如烧伤,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和败血症)可促进粘膜炎症和溃疡的形成。

1、在各种慢性胃炎当中,糜烂性胃炎是介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已经患了糜烂性胃炎的病人,并不能客观的认识糜烂性胃炎对人体的危害,而是认为本病并非溃疡病那样严重。所以用不着如此紧张,也许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痊愈。其实,稍有一些医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持以上不良态度的人绝对是错误的。

2、慢性糜烂性胃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有效地遏制疾病的发展,那么就会产生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粪,单独黑粪者少见。出血常为间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休克,伴贫血。出血中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最后会导致癌变,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早去正规专科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各种外源性刺激因子,尤其是乙醇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H+及胃蛋白酶逆向弥散入黏膜而导致胃黏膜的急性糜烂。但一些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颅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更是常见的病因。

1、内部因素:在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粘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严重休克可致5-羟色胺及组胺等释放,前者刺激胃壁细胞释放溶酶体,直接损害胃粘膜,后者则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而损害胃粘膜屏障。

2、细菌毒素:细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3、重症疾病:发生急性糜烂性胃炎较多见,如败血症、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休克,心、肺、肝、肾衰竭等。

4、外部因素:某些医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的粘膜屏障,导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

应激状态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H+;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不足,HCO3-分泌也减少;应激状态时胃肠运动迟缓,幽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胆盐进一步损伤缺血的胃黏膜上皮,使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最终导致黏膜发生糜烂与出血。病变多见于胃底及胃体部,有时累及胃窦,胃黏膜呈多发性糜烂,伴有点片状出血,有时见浅小溃疡,覆以白苔或黄苔。组织学检查见糜烂处表层上皮细胞有灶性脱落,腺体因水肿、出血而扭曲,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实验室检查:患者表现为呕吐和(或)柏油样便及部分病人急性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总量下降,大便及呕吐物潜血实验均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胃肠道钡餐检查常不能发现糜烂性病变,且不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因为钡剂可涂布于黏膜表面,使近期不能作内镜或血管造影检查;在急性出血时肠系膜上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可作出出血的定位诊断,出血间歇时则常为阴性。

2.急诊内镜检查在出血后的24~48h 内作急诊内镜检查,可见以多发性糜烂和出血灶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有确诊价值。

1.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消化性溃疡可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需与急性糜烂性胃炎鉴别,急诊胃镜检查可鉴别。

2.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患者多有肝炎病史,并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表现,如低蛋白血症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等,结合X 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与急性糜烂性胃炎相鉴别。

3.其他 急性糜烂性胃炎还应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其他疾病,如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胆道疾病等鉴别,通过这些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胃镜、B 超、CT、MRI 等辅助检查,一般可鉴别。

胃炎是困扰人们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可以说一旦患上胃炎会非常难治愈。因为胃炎与我们的饮食存在着很重要的关系,据统计在胃镜检查中,大约有80%~90%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胃部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加,胃炎的发病率也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更多。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萎缩性胃炎的人约占50%。另一项统计显示,患严重萎缩性胃炎的人群中,20~30岁的人占3.8%,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则达16.2%。一般认为,老年人患胃炎增多,与其患多种慢性疾病、服药增多,对胃部刺激加大,易出现胃黏膜的破损有关。其次是老年人由于牙齿的缺损等因素,造成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咽下,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胃黏膜却逐渐萎缩,胃蠕动较差等有关

俗话说胃病是三分之七分养,但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养好一个胃,舒舒服服的吃好一日三餐,对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胃溃疡、胃炎、胃胀、胃酸、恶性、嗳气、吃不下饭......各种或轻或重的胃病,早已如影随形的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各种治胃病的药物,殊不知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缓解症状,另一方便可以造成胃粘膜及其他脏器的损害,治疗不当可能会雪上加霜,所以目前对待胃病不要盲目的吃药,主要还是饮食调理和物理治疗内外2个方面施治,饮食调理首先要一日三餐规律饮食,其次要合理搭配饮食,从内部进行调理,物理治疗采用内病外治,常用有:“磁疗胃垫”,可改变胃病患者的胃肠生理功能,具有镇痛消炎、理气止痛、双向调节、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为在磁场的作用下改善了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使抗体、白细胞及营养物质迅速输送到患部,使炎症部位的缺血、缺氧及酸中毒现象得到改善和纠正。同时也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消散。并且具有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作用。自己日常也可以用自我按摩具体方法为:用手掌或掌根鱼际部在剑突与脐连线之中点(中脘穴)部位作环形按摩,节律中等,轻重适度。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