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把东三省变成地狱的肺鼠疫下
防疫医院的医护人员对隔离的疑似患者进行检查。
20世纪初的东北人口稀少,整个东三省的人口加起来没有超过2000万。地大物博的东三省吸引着大批关内青壮苦力来到这里闯荡,尤其是山东、直隶两省,每年数以万计的木匠、猎人、商人、苦力都融入这种季节性的大迁徙当中。所以,每到春节临近,就会有大批的外地人准备返乡过年。
其实,从1898年起,鼠疫就成为东三省的地方病,但是瘟疫只能够蹂躏某一个地区,而不向其他地区蔓延。特别是在那些遥远和偏僻的地区,荒凉的山谷和漫长的道路形成一道有效的屏障。但是进入20世纪后,随着铁路的修建,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所以,1911年的肺鼠疫大流行与铁路扮演的重要角色有着密切的关联。
有了铁路,有了流民,也就有了春运。1911年的1月30日是春节,返乡大潮从1月初便悄然开始,狭小的火车车厢挤满了回家过年的乘客。这些人,有相当一部分从疫区而来,身上带着疫菌,有的人甚至在车上就已发病。紧闭的窗户,浑浊的空气,为疾病的传染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奉天是当时重要的铁路枢纽,每天都有大批的流民乘火车从北部疫区来到奉天。其中很多人将转行京奉铁路继续南下,这样,车站附近的客栈就挤满了等待转车的流民。
在鼠疫爆发的初期,人们曾强烈要求当局关闭长春到奉天的铁路。但是无知的政府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直到奉天大部分地区被传染瘟疫,每天都有人在死去,政府才意识到铁路对于控制传染的重要性,不得不于1911年1月14日,切断了奉天到山海关的铁路,奉天遂成为阻止疫情向关内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满洲里刚刚爆发肺鼠疫的前期,当地人、甚至是一些外国医院的专家一致认为,只要消灭老鼠就可以遏制这场鼠疫的蔓延。因此,在肺鼠疫开始呈现不断蔓延状态的初期,东三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灭鼠活动上,以期达到遏制鼠疫蔓延的效果。为了鼓励人们灭鼠的积极性,官府贴出了悬赏购鼠的告示:每杀死一个老鼠奖铜币7枚。号令一下,东三省的老鼠遭遇
了灭族之灾,单奉天一城就灭鼠25347只,整个东三省灭鼠80972 只。
但是,鼠疫扩散的速度并没有因为老鼠的减少而停下脚步,各地上报的死亡记录仍在上升。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医务人员的缺乏,肺鼠疫爆发期间,整个东三省的医疗人员极其有限,尤其在治疗方法上显得那么无知,收到患者,医生就给患者放血或是针灸。结果,不但接受了这样治疗的人必死无疑,而且,扎完病患的银针随之又扎进另一个人的身体,造成瘟疫的进一步扩散。
惊恐的清政府请来英国医生伍连德主持东北的抗击鼠疫工作。同时,大批西医志愿者也前来助阵,陆陆续续地到达东北。但是,鼠疫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遏制。这场瘟疫来得异常凶猛,病人抬到诊所,医生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做实验即已暴毙,根本来不及救治。医生们开始尝试着用血清疗法,这种疗法曾经在世界上某些地方得到过成功。然而,在中国东北,这种疗法并不见效,注射过鼠疫免疫血清的感染者眼见着退烧了,却又在随后的几天内再次高烧,然后咳血,最后倒地身亡。
医生们不想承认这事实,却又不得不承认:肺鼠疫无药可治!一旦感染,必死无疑!
共4页。 1 2 3 4 :
(辽沈晚报)
[责任编辑:贺小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