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盘点海购药品惨痛案例 2岁宝宝维生素中毒

发布日期:2014-10-24 13:31:51 浏览次数:1595

张女士自己是过敏鼻炎患者,从海外代购了纯天然植物提取的喷剂,使用效果不错,她越发依赖海外代购。孩子鼻塞,她会用一种德国代购的通鼻水,感冒了就吃一种美国代购的感冒小片,奶粉长期请澳大利亚的亲戚代购。为给孩子补钙,她还请亲戚从澳大利亚再买一些儿童维生素D。没想到吃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出现恶心呕吐,头部肿胀,到武汉市中心医院一查,被诊断是维生素D中毒。“海购保健品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剂量会超标。”武汉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姜红说,国内外婴幼儿无论是成长环境、饮食习惯还是身体状况都有一定区别,在营养补充上不能一概而论。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海外购买的保健品时,一定要把成分弄清楚,并仔细计算剂量。“我在门诊经常碰到家长拿着海购药品来咨询,这种做法绝不值得提倡。”姜红说,这些家长或者通过网络购买,或者委托亲朋好友不远万里去买药,结果带到医院里一看,成分和国内的药相似,既花了冤枉钱,又存在许多用药风险。

姜红分析说,这些所谓海购药、代购药都是没有经过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许可和法定程序而进入中国的,万一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不良反应,追责和索偿不知从何谈起。其次,海外购买药品的英文说明书,对于没有一定药理专业背景的人来说,要完全读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长期吃一些不了解成分的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湖北日报 )

刘女士的儿子2岁,和众多80后妈妈一样,刘女士自怀孕起就热衷“海淘”、“海购”,在朋友圈里可谓“海淘达人”。前几年,含有布洛芬的退烧药美林,因为致盲而在美国遭遇天价索赔。这一事件让众多家长对这种退烧药产生了畏惧。因此,为了儿子的安全,刘女士专门托英国的亲戚,给儿子购买了一种名为CALPOL的退烧药,这种非处方药的说明中特别声明“不含布洛芬”。

上个月,儿子发烧,体温达到了39℃,刘女士赶紧拿出了英国买来的退烧药给儿子服用。然而服药一个多小时后,孩子的热度仍然没有退下来,按照药盒上的说明,刘女士在随后的8个小时里又给孩子用了两次药,依旧无效。当天夜里,看着体温窜到40℃的孩子越来越难受,刘女士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急诊。当刘女士拿出“英国退烧药”向医生咨询时,医生看了一眼说:“怎么这么多家长迷信这个药,你已经是今天第三个问我的人了,这种药虽然不含布洛芬,但其实和我们常用的泰诺林或泰诺混悬液成分是一样的,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而这类退烧药的退烧效果有时就是会慢一点。”

听着医生的话,刘女士傻了眼,自己不辞辛苦买回来的海外退烧药,竟然就是普通的“泰诺”,在国内药店,20元钱左右就能买到。(广州日报)

4、海外购买药品的英文说明书,对于没有一定药理专业背景的人来说,要完全读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说明书上往往有大量关于药品副作用、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的信息,不仔细阅读的话,无疑为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5、亚洲婴幼儿体格、体质与西方孩子有差别 海淘药未必适用。西方人种和亚洲人种体质、体格不一样,他们体重普遍比亚洲人重一些,药的剂量、给药的方法、给药的途径、疗程都会有差别。

崔其亮认为,目前经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上市,并在临床上使用了很多年的儿科药物,其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虽然含布洛芬的退烧药在美国出现过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但目前国内还没有过类似的报道。”

至于海购的保健品,广医三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小华说,最常见的是鱼肝油和钙剂。虽然比起海购药品,海购保健品的风险相对没那么高,但谭小华认为,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前也一定要做足功课。“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剂量会不会超标。”谭小华举例说,像维生素A,国内婴幼儿一天的摄入量一般是1000~1300国际个单位,但有些国家在地域、饮食特点的影响下,保健品为了加强作用,维生素A的含量会达到2300个单位,而一般的婴幼儿配方奶中,通常也含有维生素A,两者叠加起来,每天的量肯定超过了1500个国际单位。“虽然距离维生素A中毒量还差很远,短期来说,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但长此以往,肯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除了维生素A,维生素D也存在类似问题。例如有不少家长爱给孩子吃一些进口的维生素D钙片,但如果孩子同时还在吃鱼肝油等,那就要注意每天摄入的总维生素D含量是否会超标。因此,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海外购买的保健品时,一定要把成分弄清楚,并仔细计算剂量。

不少热衷“海淘”的妈妈们发现,海外代购儿童药品经常会使用一个宣传词--顺势疗法,其中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大约90%以上的药品都是顺势疗法的药。

谭小华说,顺势疗法、自然疗法等在国外确实很流行,而所谓的顺势疗法药物,很多时候就是维生素。

作为儿科医生,她鼓励家长们多了解这类疗法。“中国父母与外国父母在对待孩子生病这件事上,认知和态度确实有很大的差异。”谭小华说,中国的孩子一生病,大多数父母恨不得马上给他们吃药,让他们快快好起来,一发烧就赶紧退烧,一咳嗽就赶紧止咳。但国外的孩子生病后,父母和医生的理念都是尽量不用、少用药物干预,通过喝水、休息等自然的疗法,让孩子的身体自己痊愈。

不过谭小华同时也提醒,顺势疗法可以借鉴,但不能依赖。孩子生病了,家长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同样是发烧,如果孩子出现精神不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要及时就诊。(广州日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