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非洲人类锥虫病昏睡病

发布日期:2014-11-09 15:38:09 浏览次数:1617

非洲人类锥虫病也称为昏睡病,是一种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病。此病由锥虫属原生寄生虫感染所致。这些寄生虫被携带人类致病寄生虫的人类或动物感染的采采蝇(舌蝇属)叮咬后传给人类。

采采蝇仅在南撒哈拉非洲存在,但只有某些种类的采采蝇会传播该病。出于迄今未得到解释的原因,在存在采采蝇的许多地区并未发现昏睡病。生活在发生传播的地区并依赖于农业、渔业、畜牧业或狩猎业的农村人口最有可能接触采采蝇并因此接触该病。发生疾病的地区可以是单一的村庄或整个区域。在受感染地区内,各村的疾病严重程度可各不相同。

布氏冈比亚锥虫可见于非洲西部和中部的24个国家。这种类型目前占昏睡病报告病例的98%以上,并造成慢性感染。患者可感染数月或甚至数年,但没有患病的明显体征或症状。出现症状时,患者常常已到疾病晚期,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

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可见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13个国家。当今,这种类型占报告病例的2%以下并造成急性感染。在感染之后数月或数周可观察到最初的体征和症状。疾病迅速发展并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只有乌干达存在两种疾病类型。

另一种类型的锥虫病主要发生在拉丁美洲,称为美洲锥虫病或恰加斯病。病原体与造成非洲疾病类型的病原体属于不同的亚属。

1920年的疫情能够得以控制,是流动工作队的功劳,它们组织筛查了成百万有风险的人。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该病曾得到控制,在整个大陆报告发生的病例不足5000例。在这一成功之后,放松了监测,结果疾病在若干地区重新出现。世卫组织、国家控制规划、双边合作和非政府组织在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开展的努力制止和逆转了新病例数上升的趋势。

由于2000和2012年之间报告发生的非洲人类锥虫病新发病例数降低了73%,因此世卫组织被忽视的热带病路线图将到2020年消除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定为目标。

昏睡病威胁着南撒哈拉非洲36个国家中的成百万人。受影响的许多人群生活在获取适当卫生服务的机会有限的偏远地区,从而使监测工作变得复杂并因此影响了病例诊断和治疗。此外,人群流离失所、战争和贫穷是促进传播的重要因素。

在1998年,报告了近4万起病例,但估计有30万起病例未得到诊断并因此未得到治疗。

在流行时期,患病率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苏丹的若干村庄中达到50%。昏睡病是这些社区中第一或第二大死亡原因,甚至超过艾滋病毒/艾滋病。

2009年,在不断做出控制努力之后,报告病例数在50年内首次降到1万以下(9878)。这一病例数字下降趋势得以延续,2012年报告发生了7216例新发病例。然而,估计实际病例数为2万例,危险人群估计有7000万人。

在2000年和2001年,世卫组织与安万特制药公司(现为赛诺菲-安万特)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建立了公立–私立部门伙伴关系,并创建了一个世卫组织领导的控制和监测规划,支持疾病流行国家开展控制活动并免费提供药物。

在2006年和2011年延续了伙伴关系。在减少昏睡病病例数方面取得的成功激励着其它私立部门伙伴保持世卫组织为消灭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昏睡病做出的最初努力。

2013年,世卫组织和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签署了一份协议,支持并落实病例发现和监测方面的创新战略,从而做到持续消除冈比亚型疾病。

母婴感染:锥虫可穿过胎盘并感染胎儿。

有可能通过其它吸血昆虫发生机械性传播。但是,很难评估传播的流行病学影响。

在实验室中通过受污染的针头曾发生过意外感染。

在第一阶段,锥虫在皮下组织、血液和淋巴中繁殖。这被称为第一阶段或血液淋巴期,会造成阵发性发热、头痛关节疼痛和骚痒。

在第二阶段,寄生虫穿过血脑屏障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这被称为神经期或脑膜脑炎期。一般来说,这时候会出现更明显的疾病体征和症状:行为改变、意识模糊感觉障碍和动作协调性差。该病名称提示的睡眠周期障碍是疾病第二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有健康携带者的报道,但若不加治疗,一般认为昏睡病是致命的。

美拉胂醇:于1949年发现,用于两种类型的感染。该药由砷衍生,有多种不良副作用。最严重的是反应性脑病(脑病综合征),可以致命(3%至10%)。在若干疫源地,尤其是在非洲中部,已观察到对该药耐药性上升的情况。

依氟鸟氨酸:该分子比美拉胂醇的毒性略小,于1990年获得注册。它只对布氏冈比亚锥虫有效。治疗方案很严格,而且很难实行。

2009年,引进了硝呋替莫和依氟鸟氨酸联合治疗。它简化了依氟鸟氨酸在单一药物疗法中的使用,但不幸的是,它对布氏罗得西亚锥虫无效。硝呋替莫被注册用于治疗美洲锥虫病,但未注册用于治疗非洲人类锥虫病。尽管如此,在临床试用提供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之后,该药与依氟鸟氨酸的联合使用已被接受并被列入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清单,而且世卫组织为此目的免费为疾病流行国家提供该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