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01 16:58:39 浏览次数:1600

正常红细胞膜内游离(即非酯化)胆固醇和磷脂的含量相等,红细胞膜内和血浆中游离胆固醇不断交换,处于动态平衡,而胆固醇酯则不能相互交换。在严重肝脏病的患者,血浆游离胆固醇和磷脂的比率增高,过多的游离胆固醇渗入红细胞膜中,使膜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增高。棘刺红细胞形成的机制不清,推测可能是渗入红细胞膜内的大量游离胆固醇积聚于脂质双层,使膜表面扩张,形成不规则外形及靶形红细胞,选择性地更多聚集在外层,降低外层脂质的流动性,同时使红细胞的变形性减低。这类红细胞经过脾脏时被进一步修饰,去除一些膜,使形态趋于球形,并形成刺状突起,最终变成棘刺细胞。棘刺红细胞易被脾脏扣留而破坏。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

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有轻、中度的贫血,而在少数患者,尤其是在肝脏疾患的终末期,贫血可迅速加重,常伴有肝功能迅速恶化,黄疸加深,出现肝性脑病,或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常在短期内死亡。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检查化验

1.外周血 可见到少量靶形红细胞,可见许多棘刺红细胞(可达10%~60%)。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可减少。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B超、CT、MRI,心电图、X线及生化等检查。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继发于肝脏疾患的棘刺红细胞溶血性贫血要与以下疾患相鉴别:

Zieve综合征:与肝脏脂肪变及高三酰甘油血症相关的一过性溶血;

③棘形红细胞溶血:见于伴有严重低磷血症低镁血症营养不良性肝脏疾病患者;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肝病早期给予积极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

继发于严重肝疾患的棘红细胞增多症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理论上脾切除能显著改善棘刺红细胞溶血性贫血,但多数患者肝脏疾患严重,因此极少考虑手术。主要治疗原发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