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图片

发布日期:2014-11-01 07:52:54 浏览次数:1595

1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常发的传染病。

2.临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雏鸡一般为2~3天,有时仅为1天。出壳后第2天就开始死亡,病鸡精神萎顿,缩头颈,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糊堵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或急性败血症而死亡。3~12日龄期间死亡率最高。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羽毛干燥,松乱。种雏鸡在成年后带菌较多,未经药物处理鸡白痢阳性率高,可达30%。此种蛋孵化的雏鸡容易发生鸡白痢。育成鸡发病时精神不振,拉稀死亡。成年蛋鸡和蛋种鸡发病,消瘦,排绿色或白色稀粪,产蛋率下降或个别鸡产蛋停止,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个别鸡突然死亡。

3.剖检变化

病死鸡雏:皮肤干燥,鸡爪干瘪,肝脏略肿,且有坏死点;脾脏肿大,小肠、直肠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肛门上粘有粪便,个别鸡肾肿大。

病死中雏:肝脏破裂、肿大,有白色坏死点;腹腔积血,心外膜炎,整个心脏被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心脏上有白色结节;肌胃上有黄色不整齐的坏死灶。

成年病死鸡:肝脏肿大,有的破裂,有白色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肝脏破裂鸡出现腹腔积血,卵巢萎缩、变形,有时发生腹膜炎心包炎

4.综合性防治措施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既可经卵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污染面积甚大。该病的流行发生可贯穿养鸡的全过程。菌株对防治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且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因此综合性卫生管理措施的实施是防治与净化本病的关键。

㈠严格执行制定的种鸡场常规防疫卫生措施

包括:工作人员的防疫卫生,消毒制度。出入车辆及人员的消毒卫生,环境与饲舍的定期消毒等一系列措施。

㈡种鸡进行定期的检疫

严格执行检疫与淘汰制度。种鸡的第一次检疫在140~150天为宜。若阳性鸡在5%~10%之间,间隔30天再进行一次普检,第二次普检没达规定的标准﹙即0.1%~0.3%﹚,还需普检或抽查。

若阳性鸡在0.1%~0.3%之间,建议在产蛋高峰后,300~350天左右再进行一次普检。

若阳性鸡为0,这群鸡不必进行第二次普检。有必要的话,可以在产蛋后期进行一些抽检。检出的鸡白痢阳性鸡坚决淘汰。

㈢种蛋的消毒

要求种蛋每天收集四次﹙即2小时内收集一次﹚,收集的种蛋筛选后,放入种蛋消毒柜消毒,按每立方米用40%甲醛溶液30ml和高锰酸钾15克计算,熏蒸消毒30分钟,然后再送入蛋库中伫存。蛋库也要定期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种蛋进入孵化器后,进行第二次熏蒸,按每立方米用40%甲醛溶液30ml和高锰酸钾15克计算,熏蒸消毒30分钟。排气后按孵化规程进行孵化。

当初雏约60%~70%时,用40%甲醛溶液7ml∕m3,对雏鸡进行熏蒸消毒,让其自然挥发,持续1~2小时,取出雏鸡。或者每立方米用20ml的过氧乙酸加4克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

㈣雏鸡的预防

可选用敏感药物,常用的有氟哌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用庆大霉素针剂饮水,每只雏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用量1000~1500单位,连饮4天。发病鸡群可选用以上几种抗菌素进行治疗。目前此病尚无有效地免疫方法,因为鸡白痢阳性鸡存在着高抗体,高带菌的情况,似乎体液免疫不发生任何作用。

㈤应该注意的应激因素

如饲养密度大,长途高温或低温运雏,通风不良,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等,都可诱导鸡的发病。应减少应激因素,改善饲养管理,提高育雏鸡营养水平,加强鸡的抵抗力。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