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鷓鴣白痢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4-11-26 13:45:23 浏览次数:1600

鷓鴣白痢病是由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以腸炎和黃白色或灰白色下痢為主要特徵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侵害幼齡鷓鴣,常呈急性敗血症經過,引起大批死亡。1~3周齡鷓鴣最為易感,尤其對1周齡內鷓鴣威脅最大,死亡率可高達85%以上,甚至全群死亡。隨著日齡的增加,鷓鴣抵抗力也隨之增強,成年鷓鴣通常表現為慢性或隱性感染。

臨床症狀

帶菌蛋在孵化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死胚,或不能出殼的弱雛。經蛋傳遞感染的在孵出後即可發病,表現虛弱,昏睡,精神食欲很差,不久即死亡。也有的雛鷓鴣成為不表現症狀的帶菌者。孵化時感染或出殼後感染的,2~3日齡發病並出現死亡。一般患病雛鷓鴣在感染4~5天內出現死亡高峰。發病雛鷓鴣呈最急性者,無症狀迅速死亡,稍緩者表現精神萎靡,羽毛松亂,頭翅下垂,嗜熱怕冷,聚集扎堆,縮頸顫抖,閉眼昏睡,常常躲于暗處,不願走動,不思飲食,渴欲增加,排出稀薄黃白色或灰白色糊狀惡臭稀痢,有的病雛出現盲眼或肢關節腫脹,有的病雛肛門周圍羽毛粘有痢糞,幹結後糊堵肛門,凝整合團,肛門發炎疼痛,致使鷓鴣排糞困難,時常發出“吱吱”痛苦尖叫,肛門露在外面一伸一縮。最後因呼吸困難和心力衰竭死亡。一般在2~3周齡為發病和死亡高峰,病程為4~7天。耐過後生長髮育不良,成為慢性病鷓鴣或帶菌鷓鴣。成年鷓鴣感染後症狀不明顯,常表現為産蛋減少,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偶有成年鷓鴣呈急性感染,出現明顯症狀,甚至死亡,但感染死亡率不高。

診斷

依據初生雛鷓鴣大批發病、死亡,下痢,糞便呈黃白色或灰白色並帶有惡臭等特點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作細菌分離和鑒定。常採用普通營養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培養分離細菌,並結合生化試驗及沙門氏菌因子血清加以鑒定。慢性感染的成年鷓鴣和健康帶菌鷓鴣則採用全血平板凝集試驗檢驗,即無菌取翅靜脈血一滴(0.05毫升),在潔凈玻璃板上與等量雞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試驗標準抗原充分混合均勻,並使其散開至直徑為2釐米,不斷搖動玻璃板,若混合淮在2分鐘內出現紫色凝集塊或明顯的紫色凝集顆粒,則判為陽性,表明被檢鷓鴣感染了白痢沙門氏菌,應立即淘汰;若混合液在2分鐘內不出現凝集,則判為陰性,表明被檢鷓鴣沒有感染白痢沙門氏菌。

防制

其原則是凈化種鷓鴣群,生産健康雛鷓鴣,杜絕病原傳入,消除鷓鴣群內帶菌者與慢性患者,嚴格執行衛生、消毒、隔離制度。

1、挑選健康種鷓鴣、種蛋,建立健康種鷓鴣群,堅持自繁自養,慎重引種:凈化鷓鴣場,積極建立和培育不帶沙門氏菌種鷓鴣群;定期用全血平板凝集試驗檢疫鷓鴣群,及時淘汰陽性或可疑鷓鴣,對已發生過白痢病的鷓鴣場,應每隔2~3個月檢疫一次,對從未發生過白痢病的鷓鴣場,每年檢疫一次即可;加強種蛋消毒,防止經蛋傳播,入孵前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溶液40毫升加高錳酸鉀20克熏蒸20分鐘,或用2%來蘇兒噴霧消毒,且徹底清潔和嚴格消毒孵房和用具;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對籠舍、胳膊具定期清潔、消毒;引進種鷓鴣應隔離、檢疫,確證健康後方可合群;加強育雛飼養管理,實行藥物預防,剛出殼雛鷓鴣應用0.01%高錳酸鉀飲水1~3天,在鷓鴣易感日齡期間用0.02%土黴素拌料飼喂預防,連用7~10天,發病期間用1:300百毒殺溶液帶鴣噴霧消毒,每天1次,連用3天,同時配合藥物治療。

2、本病可選用抗生素、磺胺類等藥物治療。環丙水星:飲水:0.01%~0.02%,拌料:0.02%~0.04%,肌注:10~15毫克/千克體重,每天2次,連用3~5天;氟苯尼考:內服:30毫克/千克體重,每天2次,肌注:20毫克/千克體重,每2天1次,連用3~5天;恩諾沙星:飲水:0.005%~0.01%,拌料:0.015%~0.02%,肌注:5~10毫克/千克體重,每天2次,連用3~5天;慶大黴素或卡那黴素:飲水:0.01%~0.02%,肌注:5~10毫克/千克體重,每天2次,連用2~3天。土黴素:飲水:0.02%~0.05%,拌料:0.08%~0.1%,連用7~10天。一般環丙沙星、氟苯尼考、恩諾沙星、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可優先選用,也可選用養殖場過去少用或未用的藥物進行給藥。但有條件的應進行細菌分離純化,作藥敏試驗篩選高敏藥物治療,以保證療效確實。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