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乌鲁木齐市疾控中心提醒夏季要警惕感染布鲁氏菌病

发布日期:2014-10-03 05:50:12 浏览次数:1595

亚心网讯(记者贾增宽报道)乌鲁木齐离农牧区相对较近,夏季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几率较大。据统计,乌鲁木齐市每年都有感染布鲁氏菌病的病例,为防止这种布鲁氏菌病的发生,7月23日,乌市疾控中心及时向市民发出警示:夏季要警惕感染布鲁氏菌病。

乌鲁木齐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羊、牛、猪是主要传染源。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人体传染布鲁氏菌病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其症状主要有发热、多汗、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

据悉,“布病”多见于农牧区,养牛、羊、猪的人容易患此病。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原因出现了因饮食不当而患此病的情况。为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乌市疾控中心提醒人们,不要生吃牛、羊、猪肉,喜欢吃涮锅的人们尤其要注意。

一般情况下,人患“布病”是不会传染给他人,也不会传染给家畜。布鲁氏菌病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鲁氏菌病也能从皮肤、黏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鲁氏菌病可从多种途径传播,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鲁氏菌病都易感染。

另外,“布病”有一定的职业性。在不同的人群中,布鲁氏菌病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个现象主要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有关。因此,这些人群更应该注意防控“布病”。

据了解,人类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至40摄氏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至38摄氏度之间,有浪状热和张性发热等现象。当前主要是长期低热者多。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发现类似症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