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可降低急性心包炎患者持续性和复发性心包炎比例
秋水仙碱组与安慰剂组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要点:
秋水仙碱对于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是有效的。关于秋水仙碱在机型心包炎的首次发作及预防复发中的应用的确凿数据尚且缺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急性心包炎患者,传统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秋水仙碱,明显的降低了持续性和复发性心包炎的比例。秋水仙碱对于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是有效的。然而,关于秋水仙碱在急性心包炎的首次发作及预防复发中的应用的确凿数据尚且缺乏。针对这种情况,来自意大利Maria Vittoria医院心脏内科的Massimo Imazio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被称为关于秋水仙碱与急性心包炎的调查研究(ICAP)的研究,研究结果于2013年9月1日发表在NEJM杂志上。作者发现传统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秋水仙碱可降低急性心包炎患者持续性和复发性心包炎的比例。
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试验,共有240位患者参与。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内,患有心包炎的符合条件的成年人被随机分配,在接受传统的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抗炎治疗之外,同时给予秋水仙碱(体重>70kg者0.5mg每日两次,体重70kg者0.5mg每日一次,持续三个月)或安慰剂干预。主要研究终点为持续性或复发性的心包炎。
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碱组的120位患者中有20位(16.70%)出现主要指标,安慰剂组的120位患者中有45位(37.5%)出现主要指标。秋水仙碱在72小时后减少了症状持续的比例(P=0.001),每位患者的复发次数(P=0.001)以及住院率(P=0.02)。同时,秋水仙碱在一周后提高了缓解率(P0.001)。
该研究发现,在急性心包炎患者中,传统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秋水仙碱,明显的降低了持续性和复发性心包炎的比例,减少了心包炎的复发例数,并且延长了复发时间。
研究背景:
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在秋水仙碱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几个世纪以来,秋水仙碱已被应用于治疗和预防痛风发作,近来又被建议用于治疗和预防家族性地中海热患者的浆膜炎以及复发性心包炎。
来自非随机试验的初始数据也支持秋水仙碱在治疗和预防急性心包炎中的应用。在一项被称为秋水仙碱与急性心包炎(COPE)的单中心开放性随机试验中,在传统的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秋水仙碱,使急性心包炎首次发作后的再发率减半。
在2005年,一项称为关于秋水仙碱与复发性心包炎的研究 (CORE) 的开放性随机试验揭示了秋水仙碱在复发性心包炎治疗中的作用。随后又有一项称为关于秋水仙碱与复发性心包炎的研究(CORP)的多中心双盲试验和随后的meta分析支持秋水仙碱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然而,这些试验并没有提出秋水仙碱在首发的急性心包炎中的应用。
因此,研究者进行了这项研究,旨在评估秋水仙碱在治疗心包炎首次发作和预防复发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