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瘾从心根除
□本报记者郑弋本报通讯员张远屹王婷
“向上的生活态度、坚定的戒毒信念是戒毒矫治取得成效的内在条件。”日前,在省女子劳教所观摩为强制隔离戒毒学员举办的心路戒毒沙龙上,该所党委书记、所长魏秋顺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他们为强制隔离戒毒学员积极打造并提供这样一个传送戒毒心路历程和成功经验的平台,引导学员走进“阳光生活”。
3月15日,是心路戒毒沙龙的首个活动日。该所特邀戒毒典型黄雯嫒女士来所为广大学员讲述自己的戒毒经历,告诫、鼓励学员重塑自我,走向新生。
用生命来呐喊戒毒
黄雯嫒曾是一个在花样年华便小有成就的勤劳女子,拥有着令人艳羡的幸福生活。但罪恶的毒品,让她跌入了不堪回首的深渊。面对家人的苦苦规劝,她不是无动于衷,但她无法抵制与摆脱毒品的诱惑。最终,母亲因无法面对和不堪忍受她吸毒而选择了跳河自尽。面对眼前的强制隔离戒毒学员,黄雯嫒回忆起当初毒魔给自己及家庭带来的不幸遭遇,忍不住涕泪涟涟……
被送入省女子劳教所接受强制戒毒之初,黄雯嫒一度自暴自弃,对抗民警管教、整日滋事吵架,甚至吞锁自杀,欲放弃生命随母亲而去。黄雯嫒说,是女子劳教所和管教民警最终拯救了自己。她说,在医院救治期间,管教民警不分昼夜地守在她身边,照顾她、规劝她、开导她,一字一句都沁入她的心灵深处,荡涤自己正备受煎熬的灵魂。促使她真正省悟,修正自己已经被毒品扭曲的人生轨迹。
省女子劳教所副所长缪琪告诉记者:自解教至今,黄雯嫒已成功保持操守8年。2005年,女所特意聘请她为禁毒志愿者,多次邀请她参加全省劳教系统禁毒巡回演讲。现在,黄雯嫒还在网上开设主题为“用生命呐喊戒毒”的博客,用自己从吸毒到戒毒、到保持不吸操守的亲身经历,向全社会痛斥吸毒的危害。据悉,她的博客已被《法制中国》列为推荐博客,并建立网址链接。
所有理由都是借口
在心路戒毒沙龙上,黄雯嫒的经历在强制隔离戒毒学员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学员主动与她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学员小李说:自己当初之所以染上毒瘾,是因为感情一时受挫,感觉自己缺少亲人的关爱。可染上毒瘾却导致亲人更加远离自己,最终恶性循环走上了复吸之路。她十分感慨地说:毒品真的有如魔咒,挥之不去。还有的学员竟称:“自己当初吸毒是为了减肥。”
针对大家的困惑和对毒品认识的误区,以及回归社会后怎样融入社会并成为成功者,如何才能成功戒毒并长期保持操守等学员们最关心的问题,黄雯嫒向学员们传授了自己的戒毒心得。她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的理由在吸毒这一事实面前都是借口!她说:吸毒的后果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人屡戒屡败,就是因为她自始至终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那些太多的借口都只是为自己沉迷毒品而寻找的理由。黄雯嫒告诉大家:“我之所以能最终战胜毒瘾、保持操守,并不是我比别人多出什么能耐,我有的只是多点意志、多点责任、多点自尊和想做个健康的人的朴素追求。”她还谆谆告诫在场的学员姐妹们:“吸毒不能带你走出不幸,但戒毒却肯定是幸福生活的开始。”黄雯嫒的话赢得了在场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在内心对毒品说“不”
俗话说:一朝吸毒易,终生戒毒难。在心路戒毒沙龙上,管教民警积极引导大家通过讨论、交流并最终认识到:抵御诱惑第一步就是远离“毒圈”,真正的朋友不是那些引你吸毒的人,而是帮助你戒毒的人。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生活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分散注意力,更使生活变得充实,消除对生活的茫然;要学会一技之长,为开始新的生活打下基础。要提高抗复吸技能,学习和掌握预防复吸的相关知识;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学会求助相关社会机构和人士的帮助;重新定位人生目标,做到有步骤、有计划,使自己对生活不再茫然。要坚定信念、克服心瘾,时刻警省自己,从内心里坚决地对毒品说“不”!
心路戒毒沙龙的举办深受强制隔离戒毒学员及其家属的欢迎。魏秋顺告诉记者:只要对学员戒除毒瘾有益的事,他们都会大胆尝试,并坚持下去。下一步他们将制定并建立长效机制,定期举行心路戒毒沙龙及类似的实践活动。他同时表示,要对强制隔离戒毒学员在戒治毒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整理,对难点问题和有争议的新观点和新想法,通过演讲、辩论、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讨论交流,通过组织强制隔离戒毒学员广泛参与,切实强化她们的戒毒信念和技能。要不断充实社会帮教队伍,建立联系档案,为学员们解教后遇到问题需要咨询提供帮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