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助戒除毒瘾者 加入公益协会
“得到过我们帮助的人,现在也和我一起帮助别人,这就是我多年来做公益的最大收获——— 让爱心传递。”说起自己的爱心行动,惠东县志愿者余碧丽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38年前,只有5岁的余碧丽跟着母亲过流浪生活,体会过饥寒交迫,也曾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22年前,余碧丽嫁到惠东县黄埠镇南门村后,在惠东黄埠、吉隆以及汕尾陆丰一带积极发起慈善活动,近年来发起了救助烫伤女孩小紫依、救助智障儿余志何、救助盐洲血友病少年、救助黄埠单亲母亲、救助严重烧伤婆孙等众多慈善活动。22年来,她已记不清到底帮助过多少人,只记得每一次帮助别人后,留给自己的都是快乐。
在帮助一位病重居民筹集救命钱后,余碧丽才知道,她这次爱心行动把两名“瘾君子”拉回了正道。
“我现在在深圳打工,今天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多亏了余姐。”曾经的“瘾君子”阿志(化名)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今年32岁,7年前走上吸毒之路,导致众叛亲离。今年他好朋友的父亲病重,需要大笔治疗费用,于是他找到了余碧丽。
“得知我们的情况,余姐等人不但没有嫌弃我们,还开导我们,把我们当朋友一样看待。”阿志说,余碧丽很快帮他们筹集到资金,他好朋友的父亲得到及时救助,很快就康复了,“余姐还经常和我们谈心,教我们如何经营家庭,怎么和家人、朋友相处。如果不是余姐这么耐心开解,我们也没有今天。”
现在阿志不仅戒掉了毒瘾,还主动申请加入惠东县新风尚公益协会。“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看到别人对我们说‘谢谢’,我们惊呆了,曾经别人看到我们都是躲得远远的,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我很感激余姐,是她和她的团队让我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日前阿志给余碧丽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的经历,并希望余碧丽以匿名方式帮他发布出去,他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和改变唤醒其他吸毒人员,让他们走回正确的人生轨道。
上个月,今年50多岁的在惠东县打工的范世辉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急救,后被查出患有多种疾病,半个月就花去了10多万元医疗费,每天还需4000多元治疗费。屋漏偏逢连夜雨,范世辉的病情还没好转,他80岁的母亲又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还伴有其他并发症,住院治疗又花去了一大笔钱,家里的积蓄花光后,还向亲友借了钱。后续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范世辉的妻子汪灵芝很发愁,于是找到了余碧丽。了解情况后,余碧丽把汪灵芝写的一封求助信发到微博、微信群以及微信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汪灵芝的困境。很多认识余碧丽的人纷纷打来电话或发来信息,表示要帮助汪灵芝。
叶陈佑在惠东县吉隆镇打工,两个月前其母亲和侄子被烧伤,他走投无路之际向社会发出求助信。余碧丽得知他家的情况后,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发动身边的亲友捐款,并在短短4天内筹集善款25万元。“多亏有余姐这样的好心人帮助,我家人才能得到救治,现在范世辉更需要这笔爱心款。”日前,在余碧丽的陪伴下,叶陈佑把3万元爱心款送到了汪灵芝手中。
“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效果,爱心就是要这样手手相传,大家都来参与,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情。”余碧丽说,这也是她走上公益之路的初衷。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