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发布日期:2014-11-14 11:10:21 浏览次数:1596

血管性痴呆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病因涉及两个方面即脑血管病和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糠尿病、普通性动脉硬化及吸烟等)。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其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个方面,临床特点是痴呆可突然发生、阶梯式进展、波动性或慢性病程、有卒中病史等,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血管性痴呆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防治卒中,改善认知功能及控制行为和精神症状成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原则。首先,防治卒中、治疗卒中和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脏病的控制、戒烟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卒中、预防卒中、预防卒中复发,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及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等。其次,改善认知功能症状的治疗。目前,尚无认知功能症状治疗的标准疗法,一些研究证据显示,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症状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和应用前景。

养血清脑颗粒是当归、川芎、熟地黄、珍珠母、决明子等多味中药组成的制剂,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当归、川芎能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血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流阻滞及血流障碍;熟地黄可增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过氧脂质的含量而抗细胞衰老;珍珠母对记忆力、精神和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决明子有降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活血化瘀治疗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其三,根据症状使用相应的抗精神药物。

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改善作用效果肯定,治疗前后脑血流图有改善,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推广使用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