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小儿急性喉炎的症状
和成人相似,常与急性传染病或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出现。多继发于鼻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为流行性感冒、肺炎、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疾病。
小儿抵抗力低,且由于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喉腔狭小,喉软骨柔软,会厌软骨舌面、杓状软骨、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声门下区粘膜下组织松弛,粘膜淋巴管丰富,发炎后易发生水肿,引起气道阻塞。小儿咳嗽功能不强,不易排出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更使呼吸困难加重。因此,小儿急性喉炎的病情常比成人严重,若诊断及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一、临床表现
起病常较急,患儿多有发热,常伴有咳嗽、声嘶等。初起声嘶多不严重,哭闹时有喘声,继而炎症侵及声门下区,则成哮吼样咳嗽声,夜间症状常见加重,病情重者可出现吸气期喉鸣,吸气期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上腹部软组织吸气时下陷(临床上称为三凹征)。烦燥不安、鼻翼煽动、出冷汗、脉搏加快等症状,如行直达喉镜检查(小儿不合作,不能行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充血肿胀,尤以声门下区为重,使声门下区变窄,粘膜表面有时附有粘稠性分泌物。严重患儿口鼻周围发绀或苍白,指趾发绀,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出汗。如不及时治疗,则面色苍白,呼吸无力、循环、呼吸衰竭、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二、诊断
病史:幼儿多见,起病急,患儿多有发热,常伴有咳嗽、声嘶。
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声嘶、哮吼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白天症状较轻,入睡后因喉部肌肉松弛,导致分泌物阻塞,致夜间症状加重。
三、体征:
1、幼儿多见,起病急。
2、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声嘶、哮吼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
3、咽喉部充血,假声带肿胀,声门下粘膜呈梭形肿胀。
4、白天症状较轻,入睡后因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阻塞,致夜间症状加重。
5、喉梗阻按轻重可分为四度:
Ⅰ度:患儿安静时如常人,仅在活动后才出现吸气性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清晰,心率正常。
Ⅱ度:安静时即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较快,可达120140次/分。
Ⅲ度:除有Ⅱ度喉梗阻的症状外,还出现阵发性烦躁不安,口唇、指甲紫绀,口周发青或苍白,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或听不见,心音较钝,心率达140--160次/分。
Ⅳ度:经过呼吸困难的挣扎后,渐呈衰竭、昏睡状态,由烦躁不安转为半昏迷或昏迷,由于无力呼吸,表现暂时安静,三凹征也不明显,但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听诊呼吸音几全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音微弱,心律不齐或快或慢,不规则。
相关阅读:
小儿急性喉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冬春季节是小儿急性喉炎的好发季节,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天气较为寒冷,而小儿抵抗力较差,天气稍有变化就易受凉,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感冒),其中病情严重的就会引起急性喉炎。因此,年轻的父母们只要了解有关的知识,小儿急性喉炎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1、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多见阳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治疗小儿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保持适宜的室温和室内定时开窗通风。
3、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
4、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
5、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
6、适当多吃梨、生萝卜、话梅等水果、干果,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
7、禁用吗啡及阿托品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和使呼吸道粘膜干燥。
8、发现孩子有流感等上呼吸道炎症要及时诊治,对出现有急性喉炎症状的患儿,更应及时就诊治疗,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以防不测。
相关阅读:
如何预防与治疗急性喉炎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