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知识总结
内容介绍:本文介绍了小儿肥胖症有那些危害性、治疗措施、肥胖的预防与护理等。成博士为您总结了最完善的小儿肥胖知识。(成博士 www.chengboshi.com )
一、单纯性肥胖
儿童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单纯肥胖所指的不是由某些先天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由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
如何来判断孩子的体重是否正常
在幼儿园,我们一般是用杠杆秤测量幼儿的体重,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来判断: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10%---超重儿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轻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30%---中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50%---重度肥胖
二、肥胖症有那些危害性呢
大部分肥胖儿童的家长并未真正意识到孩子患肥胖症是一种疾病,会对其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反而错误地认为肥胖是儿童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
其实儿童期肥胖的后果比成人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儿童期肥胖多为脂肪细胞增多,而脂肪细胞数量过多型肥胖较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更为难治。单纯肥胖症的高发年龄为1岁及5岁,约有1/3的肥胖儿会进入成年期肥胖,因而潜伏着许多疾病的危险。如有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等潜在危险。
有研究证实肥胖儿普遍由于体型变化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自我感觉差,自我评价低,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对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利的,久而久之,会越来越不合群,而形成心理障碍。
还有肥胖儿童由于身体反应迟钝,对各种应激反应能力低下,易于发生各种外伤、车祸等意外,易于发生骨折及严重的肢体受伤。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分析,从1999年至2003年发生外伤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平均每学年正常体重幼儿(除外肥胖儿及超重儿)的外伤事故发生率为0.56%,而肥胖儿及超重儿的外伤事故发生人数占肥胖儿及超重儿总数的3.36%,由此可见,肥胖及超重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肥胖及超重儿童人群,而且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的话,肥胖及超重儿童所造成的后果要比一般儿童来得严重。
三、对肥胖儿童该采取那些有效地措施
肥胖儿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它要求从运动、饮食、心理等多方面着手,避免药物减肥。要想预防肥胖症的发生,首先必须让家长和儿童了解肥胖对人体有那些害处,减肥有那些益处,同时,要让家长和孩子知道,肥胖治疗是长期、艰苦的,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并为孩子建立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处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膳食调整:
我们曾对幼儿园的肥胖儿进行饮食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普遍的问题:晚餐丰盛、进餐速度偏快、进食豆制品少、喝饮料较多、蔬菜吃得少,荤菜吃得多,其实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饮食习惯。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需要,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则是保证蛋白质(低热能)的摄入,减少热能的摄入和提高膳食质量,不盲目节食。教会孩子懂得吃什么,怎样吃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平时应多吃些新鲜蔬果、粗粮、豆制品等;避免大吃大喝,高脂快餐、软饮料、甜食、冷饮、巧克力等。
2.合理运动:
应选择安全,有趣味性,价格便宜,便于长期坚持,能有效減少脂肪的运动。要让孩子知道如
果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激烈运动,而其他的时候一有空就坐着,那是毫无意义的。最佳的运动方案应该是除了在户外活动时完成高密度、低强度的运动量外,还要强调每天应有一定时间的体力活动(大约累计1小时)和减少久坐的时间(不应有每次超过1小时)。比如,来回幼儿园途中以步代车;上下楼梯自己爬,不要坐电梯;在家里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与溺爱,要鼓励他们做些简单的家务:扫地、铺床、洗碗、擦桌子等。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矫正不良的饮食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进餐习惯,避免晚餐吃得过晚、过饱;改变餐间吃零食和吃夜宵的习惯;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我们教会中、大班幼儿记好进餐日记,以达到控制进餐速度的目的,培养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记好运动日记,使每个肥胖幼儿都能动起来,自觉完成每天的运动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能动性,效果还真得不错。
要定期为孩子称体重,及时掌握体重的动态变化。儿童减肥不宜减食减重,而是强调控制增重速度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根据一般规律,身高每长1厘米会自然增加近1公斤体重,所以儿童的减肥特点之一是不强调降体重,注意两者关系。
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愿我们共同携手,重视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坚持“两不减”,相信我们的“小胖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结实。
四、肥胖治疗措施
1.饮食管理 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脂肪病,皆以饮食管理为主。调节饮食的原则如下。
(1)限制食量时必须照顾小儿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仅使体重逐步降低。最初,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以后,可使体重渐降,至超过正常体重范围10%左右时,即不需要再限制饮食。
(2)设法满足小儿食欲,避免饥饿感。故应选热能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笋、萝卜等。必要时可在两餐之间供给热能少的点心如不加糖的果冻、鱼干、话梅等。
(3)蛋白质食物能满足食欲,又其特殊动力作用较高,且为生长发育所必需,故供应量不宜少于2g/kg/d。
(4)碳水化合物体积较大,对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皆有帮助,可作为主要食品。但应减少糖量。
(5)脂肪供给热能特别多,应予限制。如油煎食物、厚味油汁及各种甜食脂肪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6)总热能必须减少。对10~14岁肥胖儿一般可供热量5020焦耳(1,200卡)左右,具体供应可依个别小儿实际情况而决定办法。
(7)维生素及矿物质应当保证供给。常晒太阳晚属必要。
(8)根据以上原则,食品应以蔬菜、水果、麦食,米饭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鸡蛋、豆及其制品。饮食管理必须取得家长和患儿的长期合作,经常鼓励患儿坚持治疗,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2.解除精神负担有些家长为肥胖儿过分忧虑,到处求医,有些对患儿进食习惯多方指责,过分干预,都可引起患儿精神紧张或对抗心理,应注意避免。对情绪创伤或心理异常者应多次劝导,积极援助,去掉他们的顾虑和忧郁。要使患儿加强信心,改变过食少动的习惯。
3.增加体格锻炼应提高患儿对运动的兴趣,成为上学爱好。运动要多样化,包括慢跑步、柔软操、太极拳、乒乓球及轻度游泳等。肥胖的家属成员最好同时参加,易见疗效。每日运动量约1小时左右,应逐渐增加。剧烈运动可激增食欲,应避免。
4.偶用药物疗法对青少年一般不鼓励用药。有时可用苯丙胺(amphetamine)以减低食欲,一般用小剂量2.5~5mg于就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仅给6~8周的短期疗程。
5.对并发低氧血症的治疗并发气促、低氧血症及心力衰竭时,除给3347焦耳(800卡)左右的低热量饮食外,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低浓度气氛吸入,进行抢救,不可用氧过多以免掏呼吸。抗凝血治疗似可防止血栓形成。
五、肥胖的按摩疗法
患者仰卧,揉按前胸,腹部,双腿,臀部(配合应用减肥霜或减肥乳,效果更好)也可按压曲池,太湲,足三里,关元等穴。
(1)绿茶、荷叶各lo克,用热开水冲泡饮用,每日3次。
(2)鲜山楂30克,加水共煮,连汤共食之,每日2次。
(3)炒薏苡仁、炒山药、赤小豆各60克,加水共煮至豆烂熟,吃豆喝汤,每日1次,连用15天为1疗程。
(4)黄瓜皮30克,茶叶6克,大蒜(去皮)3头,加水煎煮,喝汤吃大蒜,每日2次。
(5)海带、绿豆各30克,分别冲洗干净,海带切丝,加水共煎煮,连汤共食用。每日1次。
(6)萝卜20克,黄芪1s克、赤小豆30克,加水共煮粥,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
以上食疗方,适用于各型肥胖症。
六、肥胖的预防与护理
(1)加强锻炼。对肥胖患者来说,运动尤为重要。久坐少动,气血滞涩,代谢缓慢,体内脂肪堆积,使肥胖加剧,甚则导致高血脂 、高血糖及冠心病 。人体运动时,可以消耗脂肪,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通性和血管弹性,可防止肥胖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少食肥腻。肥腻食物(如鸡、鱼、肉、蛋及油炸、煎炙食物等)为高热量食品,这类食物如果吃得过多,摄入于消耗,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或加重肥胖症。
(3)精神乐观。合理安排生活,保持精神乐观,加强与外界的交往。 健康的精神状态,对于抑制食欲、预防肥胖大有好处。
上一篇:小儿口吃知识总结
下一篇:小儿麻疹知识总结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