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查加斯病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4-11-03 21:00:03 浏览次数:1595

又名美洲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是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原虫病,由嗜血锥蝽传播。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虫血症,并侵犯多种器官如心、脑、食管、结肠等。造成劳动力的丧失或死亡。

查加斯病的英文名是Chagas disease,为巴西内科医生卡洛斯 查加斯病

·查加斯于1909年首次发现。这种病症由克氏锥虫寄生引起,由一些美洲(主要是拉丁美洲的乡村贫困地区)特有的带菌昆虫锥蝽(Triatomine Bug)在人和动物间传播。查加斯病(克氏锥虫感染症)也被称作美洲锥虫症。 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虫血症,并侵犯多种器官如心、脑、食管、结肠等。造成劳动力的丧失或死亡。但在进行性的走向有症状的慢性期,包括渐渐发展成为不能复原的危及生命以及致残的合并症。特别是那些免疫抑制者。体检正常,休息时心电图正常。惟特殊检查法可发现异常。它是慢性期的开始期。它在巴西约占感染者的40%,在阿根廷和智利占20%,此型可迁延20~30年,甚至终身。

病状体征

枯氏锥虫属人体粪源性锥虫,是枯氏锥虫病即夏格氏病的病原体。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称美洲锥虫病。潜伏期为1~3周,此期无鞭毛体在细胞内繁殖,所产生的锥鞭毛体在细胞之间传播,并存在于血液中。

急性期

急性期急性阶段甚至在流行区也很少见,在流行区多见于儿童。被锥虫感染的锥蝽叮咬后,25%局部无反应,50%局部病变出现于面部,25%出现于躯干。叮咬的局部反应为,从皮肤入侵者,局部产生皮下结节,即南美洲锥虫肿。从眼结膜入侵者出现结膜炎,眼窝水肿合并局部淋巴结肿大,即Romana征。在此等病变中可能查到锥虫。此征象约1个月内消退。大约入侵后2周,随虫血症的第一个浪头可能出现毒血症,虽然很多患者仍无症状,但部分可能出现发热(稽留或间歇)、皮疹脾肿大、淋巴结病以及非炎症性水肿,可仅限于面部或全身性。虫血症期间或以后锥虫进入组织,引起心肌炎心内膜炎窦性心动过速、二尖瓣收缩期杂音心脏肥大以及脑膜脑炎。症状多于4~12周后消失。严重者多见于新生儿、幼儿、老人及免疫抑制者。此期因早期心肌炎引起心力衰竭心室纤颤和脑膜脑炎,常可招致死亡。

隐匿期

隐匿期为低虫血症期,几乎无症状,但在进行性的走向有症状的慢性期,包括渐渐发展成为不能复原的危及生命以及致残的合并症。特别是那些免疫抑制者。体检正常,休息时心电图正常。惟特殊检查法可发现异常。它是慢性期的开始期。它在巴西约占感染者的40%,在阿根廷和智利占20%,此型可迁延20~30年,甚至终身。

慢性期

慢性期一般于出现虫血症后数年或数十年始发病。

(1)心肌病:在流行区锥虫病的心肌病是心脏疾患与猝死的主要原因。患者常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有心脏扩大。2/3患者有心脏传导障碍,常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多源性期前收缩与心肌坏死。病程可很短且突然死亡,或因长期心力衰竭而死亡。此外,心尖部或心房所脱落的栓子可引起脑或肺栓塞而猝死。 (2)多种器官扩张:在巴西、智利、阿根廷部分地区有出现多种器官扩张者,主要是食管与结肠,常因食管扩张而引起咽下困难,结肠扩张而出现便秘,也可出现肠扭转急腹症。至于巨胃、巨十二指肠、巨支气管、巨输尿管等虽有报道但很少见。

先天性

先天性多见于巴西、智利,中美洲很少。有虫血症的孕妇,不论其有无症状均可引起流产早产、宫内生长迟延或死胎。有时婴儿虽能足月出生,但生后多于数日或数周死于脑炎。仅呈血清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轻度患病者较多。免疫低下如艾滋病患者,可以使美洲锥虫病再活化,如果发生急性脑炎,在脑与脑脊液内可找到锥虫。

病因

克氏锥虫是于1909年由巴西人Chagas在患儿血内发现的一种原虫。其生活史中有锥鞭毛体与无鞭毛体两种形态。在哺乳动物血液内为锥鞭毛体,长20μm,体形呈C字或镰刀形,具有与虫体等长的波动膜和自由摆动的鞭毛,核居中央,动基质明显,位于核的后端。本虫在血液中不进行分裂。进入内皮及组织细胞后,即失去鞭毛及波动膜,并变圆或卵圆呈无鞭毛体,其直径为3~5μm,此期经多次二分裂,生成数百个虫体,并在细胞内转变为小而活动的锥鞭毛体,充满于细胞中形成假囊,囊破后锥鞭毛体释入周围组织,可侵入其他细胞或释入血循环,并再侵入内皮及组织细胞内分裂繁殖。具有虫血症的人或动物被嗜血锥蝽(triatomasanguisuga)叮咬后,锥虫被吸入锥蝽体内,并在其中肠内繁殖经8~10天即由无鞭毛体(amastigote)变成上鞭毛体(epimastigote),最后变成有感染性的循环后期锥鞭毛体(metacyclictrypomastigote),聚集在后肠随粪便排出。锥蝽叮咬人时,常有同时排稀便的习性,粪便中的锥虫随搔痒进入皮内或眼、口、鼻黏膜内,在局部细胞内形成假囊,并进行以上生活周期。

据外媒近日报道,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正在全球逐渐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与患艾滋病的症状类似,所以有关专家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

这种“新型艾滋病”的正式名称为查加斯病,感染者在患病初期的症状与患艾滋病症状相似,即病情很难被察觉且具有很多年潜伏期。这种疾病一般通过锥猎蝽的叮咬、将被称为克氏锥虫的寄生虫输入受害者血液中进行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

在被感染后,患者一般会经历急性期和重症期两个阶段。急性期之后,病情表面上会趋于缓和,再经过数年,患者才会进入重症阶段,出现便秘、腹痛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症。

一般来说,查加斯病在贫困地区的居民中发病率较高,若患者发现得早,经过3个月的大剂量药物治疗后,病情可能不会恶化,但由于这种疾病潜伏期十分漫长,且发现后治疗费用高昂,所以很多患者不得不放弃治疗。

查加斯病最初只是在拉丁美洲暴发,后来因为旅行和移民原因,逐渐蔓延到美国境内。目前全球感染者据估计有1000万人,多数患者来自玻利维亚、墨西哥、哥伦比亚以及中美洲一些国家,而美国人被感染的人数则接近3万。鉴于这种疾病危害大、感染人数多以及难以预防等特点,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将其列为五大被忽视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

Chagas食管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进食时咽下困难(100%),胸骨后疼痛,胃食管反流和体重下降。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的损害,机体的糖、水电解质代谢、内分泌调节、胃酸的分泌、汗腺和腮腺的应激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器官的功能调节也发生或轻或重的功能异常,其中很多病人因腮腺去神经支配而有唾液过多症状,其腮腺常有肥大。 Chagas食管病发生食管扩张、产生临床症状,甚至出现巨食管并不表明其病程已到了终末期。在漫长的病理过程中,随着食管膨胀、失迟缓的发展及食管下段括约肌不完全松弛,病人可出现体重下降、未消化食物的反流,甚至可出现误吸。约有5%~10%的病人因食管内潴留物的刺激造成食管黏膜经久不愈的反复损伤,食管黏膜增生、间变,最后导致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其病变大都位于食管下1/3。Mad等(1999)报告1例与Chagas食管病有关的食管平滑肌肉瘤女性病例。该病人19岁时因缓慢发展的Chagas食管病而出现咽下梗噎,49岁时接受贲门肌层切开治疗,6l岁时因咽下困难加重发现食管平滑肌肉瘤,并进行手术切除,术后14个月出现肺部及肝转移,6个月后死亡。据报道,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人员发现,T。cruzi原虫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一种“以毒攻毒”的遏制作用,即如果体内有正常细胞恶性变,T。cruzi原虫会首先对其进行攻击,而对正常细胞则“不予理睬”。在T。cruzi原虫作用下,癌瘤的生长速度会降低,癌瘤会缩小,甚至消失。他们的动物实验表明,在T。cruzi原虫的攻击下,动物体内的移植瘤在各个生长阶段,其体积仅为对照组的2/3~1/2。他们推测,T。cruzi原虫体表的多种分子可帮助其识别、攻击恶性肿瘤细胞,另外一些分子可脱离该原虫而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T。cruzi原虫毕竟是一种病原体,因此在临床上不宜直接以该原虫攻击癌细胞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来应用。但从反面可以推论,患有Chagas病的病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应是相对较低。尽管Chagas食管病的发病以巨食管为主要表现,但Chagas病累及食管引起巨食管的发病率并不高。Koberle(1974)和Andrade等(1979)的尸检报告显示约有2。6%~18%的病人发现有巨食管。从最初感染发展到有Chagas巨食管征象约需经历10~20年的潜伏期。

诊断

Chagas食管病的临床表现、X线及食管测压检查,甚至药物反应的治疗反应等很多方面均与特发性失弛缓症相似。因此,对于具有巨食管的病人,Chagas食管病的诊断应建立在确实可靠的流行病学依据之上。在作出诊断之前必须确认病人是否曾在该病的流行区域即南美洲或中美洲旅游或居住过。

治疗

1。饮食习惯调整 ?Chagas食管病人进行治疗之前,为缓解症状可指导病人进行饮食调整,如细嚼慢咽,进食流质及软食,或在进食固体食物的同时进食流质,注意避免进食过热及过冷的食物等。对于有明显食管潴留的病人,在进食后2h内应避免卧床,以防止潴留食物的反流,及可能出现的误吸。Meneghelli(1999)认为,Chagas食管病是一漫长的病理过程,发展为巨食管的病程很缓慢,甚至不发生巨食管。当Chagas食管病引起的吞咽困难症状较轻,尚可忍受,或是间断发生时,可暂不进行治疗,而对病人进行随访,直到病情进一步发展,病人迫切要求进行治疗。 2。药物治疗? 关于Chagas食管病的药物治疗,Dantas等(1987)提出采用消心痛舌下含服(剂量为2。5~5mg)可明显缓解Chagas食管病人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约60min,起到加速食管排空,减轻吞咽困难症状的作用。其副作用是头痛和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长时间松弛造成的胃食管反流。Menegheni指出硝酸异山梨酯在Chagas食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仅限于短期治疗(数周),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将降低。 3。扩张治疗? Chagas食管病的有创性治疗主要是应用机械的方法来改善其功能性梗阻症状,即通过使用气囊等方法扩张食管远端,一般能使约75%的病例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或解除。由于Chagas病可侵犯心脏造成心肌病,Chagas食管病在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有一定的限制。 4。手术治疗? 仅有少数病人在机械方法不能改善临床症状之后,需要进行肌层切开术或食管切除、颈部胃食管或食管空肠、食管结肠吻合术。

预防

改善住所,消灭锥蝽栖息地。住房内及其外周定期喷杀锥蝽药物以便控制传播媒介。建立良好卫生习惯,晚间将所有动物,特别是犬从住房中驱除出去。并尽量消灭动物贮存宿主,孕妇应加强锥虫的检查,药物治疗急性早期与不定期孕妇患者和她们的新生儿。供血员于供血前,应用血清学方法(两种)检测抗体,筛除感染。将有感染性血液,于使用前加结晶紫(crystal violet)0。25g/L,置于4℃电冰箱内24h杀死锥虫后,才可安全使用。个人防护可用蚊帐防止锥蝽叮咬。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