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发布日期:2014-11-17 08:44:08 浏览次数:1600

病理生理学期末综述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04 级临床 3 班第 1 小组 谭文诗 石砚 刘征宇 李墨 梁运邦 陈文昊 摘要: 在心衰患者中,约 30%~50%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 功能障碍所致。 引起舒张性功能不全并导致舒张性心衰的机制很复杂, 但从概念上可分为心 肌自身的机制和心肌以外的机制两部分。 心肌外因素包括血液动力学负荷异常, 心包结构的 改变。心肌自身的机制主要包括心肌细胞,包绕心肌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和刺激自分泌、旁分 泌系统产生神经递质的结构和过程。这些因素一起导致室壁僵硬、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肌舒 张程度减小, 左心室舒张期充盈不足, 即使收缩能力正常心输出量仍不足及充盈压升高导致 肺静脉高压,最终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 关键字:舒张性心衰、舒张功能、心肌、充盈压 正文: 自从 1984 年 Doughterty 等人首次报道一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患者以来,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力衰竭即舒张性 心力衰竭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 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 是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而舒张功能(心肌松弛性和顺应性)异 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1]。由于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肌的顺应性下降、左心 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而使心搏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DHF 可 单独存在,称为单纯(又称孤立性)DHF;亦可与 SHF 同时出现,称为混合性 DHF。单纯 DHF 是指收缩功能正常但充盈异常、充盈压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 征。心室收缩功能正常,通常指左室射血分数(LVEF)≧40%~50%,心衰的症状是由左室 舒张功能障碍所致[2],Framingham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这类患者的常见的基本病因。而老 年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收缩功能多属正常,而舒张功能往往已有异常表现[4]。舒张性心衰的 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关。有报道[3]在 60 岁以下的患者舒张性心衰的发生率 15-25%,60-70 岁的患者为 35-40%, 而在 70 岁以上的患者高达 50%。 这些资料表明舒张性心衰的发生随年 龄而增加, 这可能与心肌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递质因素随年龄改变有关。 这里我们就具体深 入的讨论舒张性心衰的发病机制。 DHF 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5] DHF 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心肌因素和心肌外因素两部分。 心肌因素包括: 1.心肌细胞内因素 1.1 钙平衡、钙浓度、钙转运异常 钙平衡、钙浓度、钙转运异常导致胞质舒张期钙浓度的增加,从而引起主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