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肌注硬结感染原因浅析

发布日期:2014-11-12 20:07:27 浏览次数:1600

肌注硬结感染原因浅析

肌注,对一般人群而言并无大碍,但有些生命个体的皮肤对此会有较为严重的反应,特别是多次、长期注射某些种类的药物,其皮肤会出现红肿、结节,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也是造成治疗中断的原因之一。

▲ 原因:与药物、体质等有关

肌注发生硬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药物吸收缓慢或注射的深度不够,与药物种类、注射方法、体质因素有关。

▲ 体质因素

当患者长期卧床时,其肌肉活动量相对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变缓,逐渐形成硬结。某些个体接种疫苗,接种部位可有红肿热痛痒并伴低热等症状,如接种百白破引起硬结。此外,疤痕体质的人易发生注射致皮肤结节。

▲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溶解度较差,如普鲁卡因青霉素油剂、黄体酮油剂等,注射处常因吸收缓慢而形成硬结。又如氯喹、土霉素、地高辛等,在注射部位极易析出药物结晶,难以吸收,形成肿块。过去常把青霉素钾盐溶解在苯甲醇内,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该配伍方式容易导致硬结,继而引起肌肉萎缩

还有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青霉素钾盐、氯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和氨茶碱、硫酸阿托品、治疗贫血的铁剂等,注射后都容易出现硬结、疼痛。

▲ 注射因素

因肌注深度不够﹙操作不当或患者身体肥胖﹚,药物注入脂肪层,而未达到肌肉层时,药液在脂肪层内停留时间较长,刺激组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肌注,药物易于局部停留时间则延长、蓄积而形成硬结。如长期肌肉注射胰岛素,就会出现局部皮肤硬结、红斑甚至感染。

患者接受注射时精神过度紧张,肌肉不能放松;或者每次剂量过大,超过5毫升,前述原因都会增加形成硬结进而引发感染的概率。

文 ∕ 佚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