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科学家发现痤疮治疗新招

发布日期:2014-11-28 06:54:17 浏览次数:1600

2013-12-13 18:18: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中新网昆明12月13日电(马骞)痤疮是发病于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而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并不理想。记者13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专家在痤疮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痤疮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目前认为痤疮的发生过程为:人进入青春期后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皮脂腺产生的大量皮脂不能有效的排出,便形成了微粉刺,加上痤疮丙酸杆菌等的大量增殖,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对于痤疮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主要是利用其抗菌和抗炎的特性,如过氧苯甲酰、维生素A酸类、抗生素等,主要以抗生素为主。”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赖仞说,这些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导致了使用的局限性,或是产生了很多的耐药菌株,使现在痤疮的治疗越来越困难。?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功能蛋白质组学学科组在赖仞的带领下,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仅具有15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其中一个命名为LZ1的小肽表现出非常强的对痤疮相关的微生物强烈的杀灭作用。

“LZ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仅相当于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克林霉素浓度的1/4。同时,在我们构建的小鼠耳痤疮动物模型上,LZ1也表现出比克林霉素更好的杀菌和抗炎症作用。”赖仞称,此外,LZ1多肽基本不具备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在血清中也非常稳定,结合其强效的抗菌抗炎活性,LZ1有可能成为痤疮治疗的新型候选药物。(完)

上一篇:8种新尘螨过敏原被发现 有助呼吸系统过敏治疗

下一篇:东莞将建立医疗机构执业“黑名单”制度

分享到:

0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