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摩擦黑变病

发布日期:2014-10-24 05:34:41 浏览次数:1600

目录1 拼音2 疾病分类3 疾病概述4 疾病描述5 症状体征6 疾病病因7 病理生理8 诊断检查9 治疗方案10 相关出处

1 拼音mó cā hēi biàn bìng

2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摩擦黑变病的奥秘尚未完全揭开,但与用力搓澡不当的关系已被专家确认,主要是由于局部皮肤受到强大摩擦压迫等机械刺激所致,多发生在洗澡用浴巾或化纤类搓澡巾用力摩擦的人。表现为淡褐色到暗褐色的色素沈著,呈弥漫网状,高发于锁骨、肋骨、肩胛、肘、膝部等骨骼隆起处。

4 疾病描述本病见于日本文献,1980年武藤等首先报告,其后多以“Kobner型黑皮病”、“骨隆起部皮肤异常色素沉着”或“尼龙浴巾黑变病”等名称加以报道。1984年肥田野信提出摩擦黑变病的名称。

5 症状体征本病好发于体型消瘦的女性,发病前皮肤往往有长期受到机械性刺激的历史。色素沉着限于锁骨、肋弓、肩胛、脊柱以及胫前、肘、膝等骨隆起处。淡褐到暗褐色色素沉着呈弥漫网状,境界大多比较清楚,形状与局部骨隆起上皮肤形状大体一致,带状或斑状,不痒或轻微瘙痒。临床所见色素沉着以皮丘为著,而毛囊口、皮沟处常五色素加深,可能是后者与周围皮肤相比受摩擦机会较少之故。

6 疾病病因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目前多认为本病是由于局部皮肤受到反复强力摩擦和压迫等机械性刺激而引起的。在日本广泛使用尼龙浴巾,洗浴者常用浴巾强力摩擦皮肤,以达健肤之目的,但发病与否仍取决于个体的体质因素。

7 病理生理表皮变化不明显,主要变化在真皮,以色素失禁为特征。真皮上层尤其在真皮乳头下可见多数载黑素细胞,常分布于血管周围。真皮附属器及血管周围尚有极轻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在表皮棘细胞层偶见散在具有致密核的嗜伊红小体。

8 诊断检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病理较易确定诊断。主要应与斑状皮肤淀粉样变区别,后者色素斑由呈点状色素沉着的小丘疹所组成,病理变化以真皮乳头层有类淀粉蛋白沉积为特征。

9 治疗方案对已发病者应劝其停止使用浴巾等强力摩擦皮肤。

10 相关出处皮肤病

相关文献点此查看相关文献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