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注第15个世界艾滋病日
2002年11月30日,“荆楚飘动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大型宣传活动在武昌火车站举行首发式,火车站广场上的过往旅客在观看艾滋病宣传展览。
记者 郝同前/摄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记者
朱玉)以往宣传防治艾滋病总喜欢用的一个题目是,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30日,卫生部等单位在北京昌平区农村举办“向农民送健康行动暨艾滋病防治科教片首映式”宣传活动,银幕上放给农民们看的科教片名字赫然入目:艾滋病离我有多近?
其实与会的专家们心里十分清楚,中国老百姓与艾滋病之间,早已不是远与近的关系,而是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国艾滋病累计总感染人数已达百万之众,其中80%的感染者是农民。
但是,没有被艾滋病骚扰的农民们并不了解。坐在记者背后的农民颇有些自豪:“我们这儿没有艾滋病,也没有吸毒者。艾滋病,那是发达地区的事。”
这样对艾滋病不明就里的回答,也就是在第十五个“世界艾滋病日”之前,艾滋病宣传活动在农村举行的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毅院士当了几十年大夫,见过的最严重的带状疱疹病人就是一个奄奄一息的河南农村艾滋病女患者,她同时患有子宫颈癌。悲惨的情景,使曾院士这几天为宣传艾滋病知识几乎把喉咙讲哑了,但他还是在不停地接受采访,利用一切机会向公众讲解,“要重视啊,在有的农村艾滋病重灾区,感染者已经到达总人口的20%了!”
让人庆幸的是,真正觉悟到中国艾滋病防治和宣传应当面向农村的不止一人。3年前,山东省潍坊市就专门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小组,市领导任主要成员,并邀请著名艾滋病专家担任高级顾问。当时这个市850万人口中,只有2个感染于外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同样,山东寿光市的领导班子许诺,要在一个期限内,让所有群众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这是一个接近于全民了解艾滋病的数字。
这次举办活动的北京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村,是京郊有点名气的小康村,全村2001年收入1.2亿元,人均收入6000多元。
继卫生部、农业部、联合国官员发言后,村支书在台上说了大实话,“感谢你们选择了我们这里作宣传,对艾滋病,我昨天还不重视,今天听了宣传,我重视了。”
浩浩荡荡进村的人都先是一楞,而后会心地一笑——村书记的话,让他们明白了自己在天寒地冻的时候下乡宣传艾滋病的意义。(完)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朱玉)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一种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疾病。它可以侵袭人的免疫系统,即侵袭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御系统,逐渐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便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完)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朱玉)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完)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朱玉)现已查明,艾滋病传播途径只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但艾滋病在哪些情况下不会传播呢?
大量事实已证明,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的生存能力相当弱,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则很快死亡。因此艾滋病病毒不会借助空气、水或食物进行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通过一般社交上的接吻、拥抱传播或通过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完)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朱玉)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于是美国一些艺术家社团发起了“红丝带项目”:以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倡导尊重艾滋病患者人权,推广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从此,红丝带成为艾滋病防治的象征,它象征着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完)
“鸡尾酒”疗法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朱玉)1996年7月,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在温哥华举行的国际艾滋病学术会议上提出采用“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即用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艾滋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结果是:大部分早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治疗后血液中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晚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治疗后血液中病毒载量降低,部分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这说明联合治疗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病毒复制,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完)
新华网武汉11月30日(记者 黎昌政 张军)“艾滋病可以预防吗?”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少观众都高高举起了手并答道:“可以”。
“握手会传染艾滋病吗?”
“会”,一名旅客答道。接下来就是一阵哄笑。当另一名旅客说出握手不会传染艾滋病这个正确答案时,这名答错了的旅客低下了头。
12月1日是第15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30日上午,“荆楚飘动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大型宣传活动在武昌火车站举行,同时举行的艾滋病知识抢答吸引了不少过往旅客。
湖北省与武汉市医疗机构的部分专家、医师及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并提供免费、匿名的艾滋病抗体检测服务;免费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手册、资料及安全套。一条条代表着对艾滋病人理解、关怀的红丝带在这里飘扬,一个高达7米的巨型安全套娃娃气模憨态可鞠,引来不少旅客驻足观看。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这支由卫生部门官员、医学专家组成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讲团,将沿汉口至十堰铁路到部分县市和乡镇宣讲,接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并到“温馨家园”访问艾滋病患者。武汉市明天也将在城区各大公园、广场、车站、码头等地,向市民免费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手册及安全套,其他一些县市也将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据统计,到今年10月,湖北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67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67例,年龄在20至39岁之间的青年234例,根据全省参与地下卖血、卖淫嫖娼和吸毒人数及其感染率推算,全省实际艾滋病毒感染者在4.5万人以上,艾滋病正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全省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完)
全国千家电视台获赠艾滋病科教片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朱玉)在第十五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卫生部所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联合制作了12集预防艾滋病科教片《艾滋病离我有多近》,并免费赠送给全国1000家市县级电视台播放。
30日,卫生部、农业部在北京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村联合举办了这部科教片的首映式,同时,各电视台代表及有关单位获赠了这部科教片的专用录像带和光盘。
这部科教片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等科普知识。(完)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