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系列之二廣州恐艾一族网上現身
5年來廣州打工,在一間廣告公司任職,有一個漂亮溫柔的女朋友在武漢上學,生活原本過得充實富足。“我不該到深圳去換工作的,這次我是真的‘中招’了。”面對記者,他“悔不當初”。他的HIV檢測結果是陰性,可是他認定自己已經患了病,不過是“還沒有驗出來而已”。
一夜情后遍打全國專家電話
阿磊回憶起第一次“恐艾”經歷:當時,他到深圳才19天,就和一個朋友的朋友發生了性關系,沒有采取安全措施。第二天,就出現了念珠菌感染。一個月后,開始出現喉嚨痛、淋巴結腫大的症狀。后來竟無端端地自愈了。他越想越不對勁,上网一查,發現全是艾滋病急性期的特征。惊恐中,又發現自己舌頭變白,更加相信自己患上了艾滋病。
隨后,他到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測出是陰性,但是他覺得自己是處于艾滋病的窗口期(指從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液中可以檢測出抗艾滋病病毒抗体的這段時間),因此未能驗出。跟他發生一夜情的那位女士也被他誑去做了檢驗,結果為陰性,基本排除了患病的可能性。即使如此,阿磊仍瘋狂地一路從深圳到廣州,尋找各地疾控中心進行檢測。他通過各种途徑把全國疾控中心的電話、各大傳染病醫院專家的電話都打遍了,大家都說像他這种情況已經能99.9%的机會排除。可是他偏偏認為自己就是那不幸的0.1%,于是每晚睡不著覺,每天抽兩包煙,再也無法正常工作,滿腦子都是艾滋病的信息。
酒后按摩再陷恐艾漩渦
阿磊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個月,終于在意識上基本“脫艾”,但是剛滿時間,他在酒后經不起朋友的游說,光顧了一家按摩中心,享受了一次特殊服務。“后來我調查發現她是艾滋病人,我這次真的麻煩了。”他原本平靜的情緒又開始激動起來。阿磊說按摩女為他“推油”后的一周,他開始發高燒、頭痛,而且頭痛的症狀持續了一個多月,即使到昨天,他還隱隱作痛。他明查暗訪,發現那個按摩女在一周后就辭職了,她的同事說她是個艾滋病人。“我被按摩的時候有點迷糊,不知道她有沒有做手腳。”
阿磊認定這個按摩女是病人并一心報复社會,因此急得馬上跑到疾控檢測,但是結果還是陰性。他數著數:“三周檢查排除85%,四周98%,六周99%。”昨天是第四周最后一天,他特意跑到市第八人民醫院做檢查。最近他經常往醫院的“紅絲帶之家”跑,幫助義工人員給住院的病人送湯水。他說:“等自己病發住院了就可以跟病人水到渠成地打交道,現在先搞好關系。”
QQ群上集体“防恐”
阿磊說他加入了5個“防恐”QQ群,跟無數“恐友”們交流經驗。他介紹說网上的人大多是高學歷者,有過高危行為后,上网查資料,并根据症狀“對號入座”。有個朋友兩年查了40多次,還是不能相信結果。這些有一定文化知識的人比較聰明,見多識廣,不會簡單相信醫生的几句話。反過來說,他們明明錯誤的觀念也很難扭轉。他說現在自己是“恐星”,屬于“元老級別”,會給初來者“上課”。
“其實我很后悔,明明熬過了三個月,一次按摩又令自己重新惊恐。雖然有上次的經驗,知道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嚇唬自己,但還是控制不住害怕。”阿磊表示,幸好女朋友一直不离不棄,在身旁默默鼓勵他,所以他決定只要這次證明沒事,他會馬上結婚。“殺了我也不會有下一次!”他發誓。
案例1:帶血紙巾碰到帶倒刺的腳趾
問:昨晚去路邊吃燒烤,在我身邊有三個看上去應該是妓女的女子也在吃,突然其中一個小姐流鼻血,她拿了張紙巾擦了鼻血然后就丟在地上。大概一分鐘后,那紙巾因風吹到我的腳趾上,當時我穿拖鞋,腳趾上還有一個紅腫的倒刺。如果那小姐有艾滋,我會感染嗎?
蔡醫生解答:HIV不會間接傳染。即使是她的血滴到你的腳上,也必須有一個深到真皮的傷口才有可能感染,但几率也非常低。
案例2:手背有傷遞硬幣
問:在超市購物結賬時,收銀員退錢時給了兩個硬幣,托在手心讓客人自己拿,可是收銀員手背上有傷口,剛涂有碘酒不久。手心無傷,可手指縫會否破損流血?如感染HIV,手縫的血液的病毒會滲透至手指甲里面的細微黏膜而進入身体嗎?
蔡醫生解答:手上皮膚完好無缺,皮膚是最好的完整屏障,即使捧著艾滋病人的血滴,也不會感染。
(注:解答專家為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一科主任蔡衛平)
上圖:每次進病房之前,護士都要戴上雙層手套。
新快報記者李小萌/攝
新聞背景:恐艾者云集网上
明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傳的主題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傳染病專家近日向記者透露,雖然經過多年的宣傳,市民對艾滋病已經具備一定認識,但還有大量的人對它一知半解,于是恐艾一族應運而生,恐艾情緒蔓延。
傳染病專家說,自1998年開始用抗病毒療法以后,號稱20世紀“世紀瘟疫”、“世紀絕症”的艾滋病正逐漸轉化為慢性疾病,現在只要堅持長期治療、終身吃藥就能有長期生存下去的可能。不過由于觀念落后,對疾病過于恐懼應運而生的恐艾一族卻越來越多,他們大多有過偶爾的高危行為,然后疑神疑鬼,明明知道感染的几率很低,還是無法安心工作。“恐友”們成立了QQ群,互相切磋“防恐”經驗,而作為廣州市專業傳染病院的市八人民醫院,网上診室更是人气高漲,不少人不停發帖,成為“常客”。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