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一线岗位上飘扬的
上周,一位青年专程从江阴赶来找到沈晓文,他被检测出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毒后痛不欲生,精神崩溃,整天不吃不喝不睡觉。那天晚上,从用药指导、心理减负,到防护措施、生活起居,沈晓文和他聊了几个小时,大大缓解了他的情绪。告别时,他泣不成声地说道:“救助我的沈医生是唯一关心安慰我的人!”
沈晓文,崇安区疾控中心的一名年轻党员,8年来她一直坚守在艾滋病防治的一线岗位上,敬业奉献,用爱心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沈晓文的工作对象非常特殊,有失足妇女、男男同性恋人群、吸毒人群,也有艾滋病感染者。
早上8时,沈晓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像往常一样,她会查看防控信息,看是否有新病例出现。如果有新患者,她将会与他们联系,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以她的经验,第一次和患者见面很重要,影响以后病人的依从性。与普通病患不一样,艾滋病患者承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压力,他们在惧怕疾病的同时,更怕个人信息被泄露。在她看来,替病人保密信息既是职业道德,又是给予尊重。
晚上7时,刚刚吃过晚饭的沈晓文并不急着回家。对她和同事来说,晚上加班已成为一种常态。他们去公园、酒吧、歌厅等场所寻找男男同性恋者,因为这些人也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些场所是她和同事们的一个固定宣传点,他们经常会在这里开展一些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并定期开展艾滋病、性病抽血检测工作。
这些年来,沈晓文像亲人一样关爱着病人,被这些病人誉为“知心姐姐”。在“圈内”小有名气的一名艺术表演者不幸成为感染者,他担心自己的信息会泄露,迟迟不肯露面,但又非常害怕,他把沈晓文当做“救命稻草”,一个电话要讲上一两个小时。沈晓文用自己的真心敲开了一扇封闭的“门窗”。她陪他就医,为他送药,并密切关注他服药后的反应和工作生活状态,他们像真正的朋友一样,理解、支持和鼓励,使他走出了阴影。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这里先后创建了晓文“红丝带”工作室、“阳光互助组织”、“姐妹知爱组织”、“同城志爱组织”及志愿者队伍。一位外地大学生得悉沈晓文的“红丝带”工作室后,特地赶来约见她。本准备出国的这位大学生在一个月前被诊断为感染者,且达到了服药的标准,但他不敢和家人讲,也不知道一双沉重的脚步该迈向何方。沈晓文与他促膝长谈,耐心劝解,指点用药和防护措施,并权衡各种利弊,建议他暂时放弃出国,等病情稳定后再作考虑。朋友般的安抚和指导,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含着泪水,向沈医生深深鞠一个躬,这是她得到最多的也是最真挚的回报。在沈晓文的带领下,工作室的每位成员都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一颗又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灵,成为每一位病人的知心好友和心理医生,“红丝带”也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爱心品牌。 (古月)
原文链接:http://wx.xinhuanet.com/2013-11/25/c_118279515.htm
龙虎网 苏州新闻网 无锡新传媒 中国常州网 名城镇江 泰州新闻网 扬州网 中国徐州网 连云港新闻网 宿迁新闻网 常州中吴网 苏州热线 南通网 苏州口腔医院
宁波网 齐鲁网 大洋网 杭州网 长江网 今视网 沈阳网 舜网 星辰在线 合肥在线 兰州网 健康 泉州网 温州网 浙江热线 新讯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华东热线 海南网 新疆日报网
云南旅游 淘宝刷钻 家具 投资风险与前景展望 天气预报 娱乐新闻 富二代影视 糖友论坛 医药中国网 资讯通 手机靓号 电子杂志 天才相师 9199 branded tie 淘宝刷钻平台 干燥试验箱 经典小说推荐 什么值得买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