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只有3个县没发现艾滋病 累计报告1805例
本报济南12月1日讯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副标题是“权益,责任,落实”。省城各艾滋病防控部门连同艾滋病防治宣传志愿者在各种场合宣传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的知识,提升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反对对艾滋病人以及感染者的歧视。
“亲吻也不会传播艾滋病吗?”韩敏惊讶地和她的男朋友说。在一旁的防艾宣传志愿者赶忙解释,“一般的社交活动,如握手、拥抱、亲吻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1日上午,在济南洪楼广场,韩敏和她的男友正在浏览艾滋病防治宣传展板上的艾滋病防治知识。韩敏是附近某大学的大三学生,她坦称,“我知道现在艾滋病的传播范围已经很广了,但是有些知识我真的不了解。”
“现在公众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足,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和对艾滋病的误解造成的。”山东大学红十字会的步秀萍老师对记者说。
步秀萍说,“在中国,人们通常是羞于提起两性关系的,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性传播。在瑞典,当孩子六岁的时候,老师们就会告诉他们安全套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现在人们都会‘谈艾色变’,事实上,日常的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1日上午9时50分,在济南开往重庆北的K15次列车上,防艾志愿者们正在向乘客发放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
“这个有什么用?”一位农民工随意翻看着志愿者发放的宣传活页。记者发现,他根本没有细心阅读就把宣传材料扔到了一边。“艾滋病,听说过,但与我有什么关系呀!”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赵老师表示,这种情况在每一年的艾滋病宣传中都会出现。
省红十字会今年之所以选择火车站区域进行防艾宣传,正是因为火车站是农民工流动较大的场所。
据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康殿民介绍,农民工长年在外工作,容易发生婚外性行为,“外出务工/返乡人群已经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其实,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1992年我省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毒感染者,2000年以后几乎呈逐年增长趋势。
“目前全省只有东营的垦利县、济宁的汶上县和德州的庆云县没有发现艾滋病疫情,除此之外,艾滋病已经波及全省17市的137个县(市、区)。”康殿民说。
"我省艾滋病的感染人群已经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多种职业、多元化趋势发展。" 康殿民说:"令人担忧的是,20-39岁之间的青壮年占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艾 滋 病 病 人 数 量 的71.7%。"
本报济南12月1日讯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省疾控中心获悉,自199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2009年10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805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59例,艾滋病病人646例。累计死亡42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死亡246例,感染者死亡174例。总体来看,疫情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感染人群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发展。
据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康殿民介绍,我省艾滋病感染人群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多种职业、多元化趋势发展扩散。传播途径由过去相对单一的出国劳务人员的性接触和非法采供血传播为主,改变为目前的以性传播为主,吸毒、同性恋、血液、母婴传播等多种方式并存。
目前,累计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的比例高达64.6%,其中异性间性传播途径感染者占48.9%,同性传播占15.7%,经受(供)血传播占24.2%,母婴传播占3.9%,注射吸毒传播占7.3%。
“经性途径感染的艾滋病人人数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检测的力度和范围有所扩大,更多的感染者被发现;二是今年报告的新增感染者是今年发现的,并不代表是新近感染的。”康殿民说。
尽管如此,我省还是存在许多高危人群,如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性病病人等,此外,还有诸如外出务工、返乡人群、校外青少年和长卡司机等,后者被称为重点人群。
“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艾滋病防治宣传策略,加大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力度,提高检测率,加大高危行为干预力度,到2010年,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万人以内。”康殿民表示。
艾滋病,这个在许多人生活中感觉遥远的字眼,在“小阮热线”的工作室里,却每时每刻存在着。
11月30日,记者走进济南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见证了这些防艾工作者的奉献,也倾听了艾滋病咨询者的心声。
自从1998年济南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济南市性病防艾所副所长张昌庆就开始了防艾工作。十几年来,他接触过无数的艾滋病感染者,深知他们的痛苦无奈。
“经常有人深更半夜打电话咨询,他们都是被艾滋病吓得睡不着才打来的电话。”张昌庆说起几天前一个中年男子半夜来电,他是个业务员,出差时有过一次出轨经历,回来后进行了VCT检测,结果是阴性,他还是有所怀疑,连续又做了几次,还是阴性,两个多月过去了,他还是心神不宁,工作也做不下去。
“像这种情况很多,都是恐艾症搞得。”张昌庆说,现在网上流行“恐友”一族,他们大多是VCT检测为阴,但又不敢相信,因此只能一遍遍检测,一次次打电话来求证,获得心理安慰。
“折磨他们的是窗口期的不确定。”张昌庆说,在窗口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仍呈阴性,“但具体窗口期到底应该是多长时间,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他说,其实窗口期的长短有个体差异,大多数在6周左右,但“谁也不敢给予确定的答复”。
“这种折磨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体会,我亲眼目睹过不少人因此茶饭不思,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表示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自己不小心。”
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拨通一位艾滋检测者的电话时,尽管目前检测结果呈阴性,但他依然一再嘱托记者要保护他的隐私。
他自称是一名同性恋者,刚过20岁,跟男伴有过性接触,就在三个月前,他突然出现高烧症状,他立马联想到艾滋病这个可怕的字眼。
在同伴的鼓励下,他去济南历下区一个检测门诊进行检测,当时的结果是阴性,但他心里依然有阴影,于是在一个月内,他连续进行了6次检测。到目前为止,他说已经做了十几次检测,尽管结果都是阴,但他心里还是难受。
“有时做梦梦见检测结果是阳了,就哭醒了,醒来就接着哭,那种滋味,生不如死,就像等待判死刑一样。”他说。
尽管现在已过了三个月,但他依然没有摆脱阴影,“一年后,我可能还会去检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