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母婴和医源传播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14-10-06 15:41:10 浏览次数:1595

据统计,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是男性的2至4倍,90%以上儿童艾滋病源于母亲。国外资料显示,母亲的疾病状态、分娩及哺乳方式、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等均是传播率的影响因素。

印度医学研究杂志4月21日报道,对血清HIV阳性的妇女,在产前、产后及新生儿出生前后进行严密干预,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2%。主要干预措施包括:早期识别血清HIV阳性的妊娠妇女,防止非必需的妊娠,采用合适的抗病毒治疗,对出生后婴儿进行必要的护理及跟踪随访等。

王永怡教授说,与成人相比,儿童艾滋病更易预防和控制,只有积极探索并采取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力争将母婴艾滋病病毒传播率降至0,才真正抓住了儿童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关键。

“预防通过‘血源’传播,也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王永怡教授指出,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不安全注射率仍高达37%。我国农村缺医少药情况比较严重,不少基层医院和门诊部的输液器材和针具及针灸针等不是一次性的;大医院的侵入性医疗诊治手段如胃镜、支气管镜、腹腔镜、肠镜等,常因患者太多,来不及彻底消毒就已经插入了检查者的体腔;介入治疗、血透、肝肾移植、体外循环装置,以及手术器械和口腔牙钻等受到污染的可能性也很大;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往往首先住进综合性医院等,这些都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如果对艾滋病在医院的隐源性传播估计不足,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机会感染者造成的严重血源污染危害认识不足,对医源性传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不力和资金投入不足,都可能造成艾滋病患者通过医源途径向社会一般人群播散。”他说。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