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病人:当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病毒增长到一定的数量时,身体的免疫功能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抵抗力已经很低,此时,其他的病菌乘虚进入人体,使其发生多种疾病,如腹泻、肺炎、肿瘤等,还可以使人痴呆,此病人即为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泪液、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没有传染性。
1、艾滋病病毒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里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约有90%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或艾滋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机体遭到疾病侵袭或创伤时,则会发病。
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持续性腹泻、夜间盗汗等,至少有以上两种症状和两项艾滋病实验室检查不正常,可以诊断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一部分人停留在这种状态,而另一部分病人则发展为严重的艾滋病。
3、艾滋病阶段:突出表现为致病性感染,其中包括原虫、真菌、病毒、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如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以及找不到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
二、艾滋病临床表现有四种类型
1、肺型:表现缺氧、呼吸困难、胸痛和X线检查呈弥漫性肺部浸润。肺部感染占艾滋病症状的50%,其中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炎占80%。
2、中枢神经系统型:约30%艾滋病病例出现此型,由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肿瘤、血管并发症及中枢系统的脑损害,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以及局灶性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后果。
3、胃肠型:水样便泻,每天10-20次,失水。养分消耗与丢失,体重减轻,衰弱。病原体主要为隐孢子虫。
4、发热原因不明型:因病原体感染,出现高热、不适、乏力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