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家产被他吸光 连累女友染上艾滋病
昨日,36岁的李平走进成华区第四人民医院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端起一杯浅绿色的毒品替代药物“美沙酮”,一仰而尽。因为吸毒,李平吸掉了上百万资产,蹲过监狱,还感染上了艾滋病毒。他说,他想告诫所有人:远离毒品,不要轻易尝试任何一种毒品,不要像他这样“走向深渊,不可挽回”!
李平对自己第一次吸毒的经历非常后悔。1992年年底,他在一家集装箱公司当丝绳工,身强力壮。一天,他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因为感冒难受,朋友拿出一颗小指头指尖大小的白色颗粒,递到他眼前:“药到病除,吃了啥都好了。”“我知道他是吸海洛因的。他给我吃,我就吃了。”李平痛苦地摇摇头。
“我现在才晓得,什么毒品都不能轻易尝试,尤其是现在有很多新型毒品,真的碰都碰不得。”第一次碰“毒”后,李平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一直“碰”了15年。丝绳工也不干了,“吸了毒,哪还有精力干活啊”。而他1997年在荷花池开的童装批发铺、按揭贷款买的奥拓车,都先后化成了毒资。“我每天打2针,要花600块钱左右。前前后后,可能花了上百万,卖完了车子、铺子,就到处挣、去借、去干违法的事。”1999年,李平为注射毒品偷了900元钱,被判入狱3年,可一出狱,又开始了吸毒。
“我现在的身体,完全就是一塌糊涂。”李平说,他现在肝、肾、肺功能统统不好,肝功指数严重超标,“每个月吃保肝护肝的药都得花300来元,我只能靠药物来维持”。
更严重的是,因为曾几十个人共用注射针具,交换针头,今年初,李平被查出了HIV呈阳性。“当时,真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想自杀了算了。”他故意注射过量毒品,买来安眠药自杀,都被救了过来。而最让他遗憾的是,女朋友因为他也学会了吸毒,并感染上了艾滋病。李平觉得自己最对不起她,尽管两人因其他原因分开,可这种愧疚他一辈子也无法磨灭。
昨日,是李平第2个月零3天接受美沙酮治疗。亲切的医护人员,共同服药的病友,一切让李平觉得生活有了希望。“我服药效果很明显,第一次喝了35毫升,晚上就睡得非常安宁。”李平说,他从没中断过服药,在这里也从未受过歧视。
目前,李平感觉身体好多了,他还在外面做一份打杂的工作。对这里的医生护士,他说:“他们敢跟我握手,敢一起吃饭、谈心,让我有活下去的勇气。”他几次告诉记者,在他的余生中,“我不会刻意感染任何人,包括我的敌人、不喜欢我的人,艾滋病人并不是那么可怕。”他打算好好接受治疗,踏踏实实地过后半生。(为保护当事人,李平为化名)
(记者杨晓英)“感染上了艾滋病怎么办?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针对问题,农民女工们争着抢答。昨日,省市妇联在少城街道办外四道街路口举行防艾和维权宣传活动。省妇联权益部部长卢建梅介绍此次活动主要面向进城务工妇女,由于她们流动性大,了解艾滋病知识不多,属于艾滋病传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且她们的权益也最容易受到侵害。
财政部11月30日宣布,为支持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近日中央财政拨付2007年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8.6亿元。
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各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推广高危人群干预措施、加强中医中药治疗和实施血液安全管理等工作。2003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38.1亿元。
卫生部11月29日公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指出,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报告22.35万余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其中病人数为62838例,死亡报告2万余例。(据新华社)
日前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显示,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青年人为主。
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22万余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20岁-39岁年龄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70%;艾滋病病人以20岁-49岁年龄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69.9%;艾滋病死亡以20岁-49岁年龄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72%。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青年人是性活跃人群,艾滋病国际流行的普遍规律就是以性传播为主。(据新华社)
(记者杨琴)今(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即日起,成都市红十字会、成都市卫生局将在该市大学校园和部分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以及对高危人群面对面的关爱活动。
昨日上午,成都市红十字会、成都市卫生局等相关领导来到位于八里庄路119号的成华区第四人民医院美沙酮门诊部,看望并慰问了艾滋病患者,并向他们发放慰问品。
12月1日至7日,成都高校志愿者将在8所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播放艾滋病宣传教育主题电影、血液安全讲座、发放安全套等形式,让大学生远离艾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