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率先实行艾滋病实名检测 未发生泄露隐私
近日,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表示,推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有利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公众对艾滋病检测该不该实名的讨论。云南是防治艾滋病的重点省份,也是在国内率先实行艾滋病实名检测的省份,9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陆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对艾滋病实名检测做了详细解读。
“所有传染病一旦诊断,都要实名的。”省疾控中心主任陆林说,不仅是艾滋病,肝炎、结核等9种传染病也是这样的。从法律上讲,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要在网络上报。既然要上报就要有姓名、要有住址、要有身份证号。
我省2007年实施的《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艾滋病检测将采用实名制,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被检测者的准确地址和联系方式,对确证为感染者的人进行一对一随访。
另外,为了防止艾滋病在家庭内传播,需要找到感染者,发放安全套,做抗病毒治疗。按照我省规定,经实验室确认的HIV阳性结果要告知配偶,由感染者本人告知;若感染者拒绝告知,则由工作人员在阳性结果确认后不超过1个月的时间内,尽快以适宜的方式告知其配偶,并为感染者配偶免费提供检测和咨询服务。
“因为一方感染了,一方没有感染,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感染者去感染另外一个人。”陆林说,这个做法开始有一些争论,后来已经统一了,现在全国都按着云南的做法在做。艾滋病的实名检测,云南在全国做了一个示范,各地多次派人来到云南学习。
“实名制检测唯一的目的就是为感染者提供医学服务。”陆林说,“感染以后要定期进行检测和随访,如果不是真实的身份和姓名,就很难提供真实的服务。”
“关键问题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出来的感染情况,最后又石沉大海了。”陆林说,过去,从保护感染者的角度出发,各级疾控中心对前来咨询检测者采用匿名制,并通过检测代号查询检测结果。这一做法也使得被检测者经常留下虚假的个人信息,被确证为感染者后,工作人员无法与其取得联系,要找病人做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时却找不到,往往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没有实名制,我们找不到他们,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检查、治疗。”陆林说,为了对感染者的病情做动态的了解,3个月左右要随访一次,一年要随访2到4次,半年要找到他们1次,了解他们的情况,检测1次,查看病情的发展情况。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