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表皮痣图片图谱概述

发布日期:2014-11-19 21:43:15 浏览次数:1595

线状表皮 状痣 疣状线状痣

疾病概述:

表皮痣是表皮的一种增生性疾病,又名单侧痣、线状表皮痣或疣状表皮痣等。诊断要点:1、常为浅黄或棕褐色疣状丘疹。可呈线状、带状或斑片状等不同形态。无自觉症状。2、皮损分布多种多样,有二个特殊类型:(1)线状型多见于四肢,常从肢体近端向远端发展,皮损多为线状或带状,单侧分布。(2)泛发型皮损可为各种形状,为双侧性或分布于全身。皮损也可出现在粘膜、女阴等部位。3、本病常在初生时或幼儿期发病,少数也可在青春期发病,一般不自行消退。4、皮损随年龄增大,生长缓慢,但一般于成年期停止生长。5、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基底色素增加,无痣细胞。6、鉴别诊断本病临床上需与线状苔藓、线状扁平苔藓或线状银屑病区别。治疗要点: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可以二氧化碳激光或液氮冷冻分次进行治疗。

表皮痣-并发症

表皮痣通常在初生时或幼儿期发病,但偶尔也有在10~20岁才出现。男女均可发生。本病常表现为淡黄色至棕黑色疣状损害,其大小、形态及分布各不相同。开始为小的角化性丘疹,逐渐扩大,呈密集的角化过度性丘疹,灰白色或深黑色,触之粗糙坚硬,皱襞处损害常因浸渍而较软。病变可位于身体任何部位,如头部、躯干或四肢,一般无自觉症状,发展缓慢,至一定阶段时即静止不变。根据其临床形态可分为三型。局限型损害常排列为单侧连续或断续性束状、带状或斑片状。头部皮损常呈斑片状。四肢病损往往沿肢体分布,到达肢端,在躯干则横行排列,常只有一条,如线状,故称之为线状痣。如只位于身体一侧,也称为单侧痣。皮损也可为双侧性,呈多发或泛发性,甚至广泛分布于全身,呈涡纹状或弧线形条纹,其严重者称之为豪猪状鱼鳞病,此型属于泛发型或系统型。常并发其它先天性畸形如牙齿发育异常、多指症、屈指症、骨骼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神经性耳聋精神发育迟缓等,称为表皮痣综合征。炎症型常自觉瘙痒,见于下肢,单侧性,皮损发红,因搔抓表面常有脱屑结痂。本病可侵犯粘膜,在口唇粘膜面见有乳头状隆起,舌、颊粘膜、软腭、牙龈、女阴及阴道也可发病。发生于这些部位的损害,往往易误诊为尖锐湿疣。少数患者可并发基底细胞瘤,或鳞状细胞癌

表皮痣-特点

表皮痣线状表皮痣于1863年被首次发现,称之为单侧痣,又名表皮痣、疣状痣、疣状线状痣等。是因表皮细胞发育过度致表皮局限性发育异常所致。

本病男性多见。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少数在10岁后发生。皮损为密集的淡褐至褐黑色丘疹,常排列成线状,表面粗糙,呈疣状增生。皱襞外损害常因浸渍而较软。口周损害可并发颊粘膜和舌损害。

(1)局限型皮损好发于躯干或肢端,亦可见于面部。损害单个或多发,常单侧分布,故称单侧痣。

(2)炎症型或苔癣型皮损色红,有痒感。常发于一侧下肢,损害表面因搔抓附有痂皮和鳞屑,酷似湿疹

(3)泛发型损害常多发,呈单侧或双侧分布,皮损可呈多数平行线状排列,尤其在躯干部。本型呈显性遗传,且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齿发育异常、多指症、骨骼畸形和中枢系统疾病如癫痫、精神发育迟缓和神经性耳聋等,称为表皮痣综合征

表皮痣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他人的脸盆、毛巾。不熬夜,以防过度疲劳。勿抓挠患部。

2.清淡饮食为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治疗:

1、表皮痣又称线状痣,通常呈线状排列。发生于身体一侧。较小的皮损可手术切除。若皮损太大,切除后还要植皮,皮损处也可用电灼,激光和液氮冷冻治疗。学龄前治疗较好。

2、鼻梁两侧,皮薄,皮下脂肪也薄,行走于其下的静脉,可透过皮层呈现发青瘀血的样子,但要排除血管瘤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