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生殖器念珠菌病

发布日期:2014-10-06 17:25:43 浏览次数:1600

生殖器念珠菌病(moniliasis)在妇女中容易传播,引起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念珠菌性阴道炎常常又称霉菌性阴道炎。 由于本病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之中。

病理学 [病原体] 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男女生殖器的疾病,它主要是由霉菌家族中一种叫作白色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疾病。致病菌还包括光滑球拟酵母菌、克桌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等。目前球拟酵母感染所致的病例越来越多,应引起重视。 念珠菌属于真菌界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是双相型单细胞酵母菌。在人体中,无症状时常表现为酵母细胞型;侵犯组织和出现症状时常表现菌丝型。 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平时主要生存于人体的口腔、皮肤、粘膜、消化道、阴道及其他脏器中。正常人群白色的带菌率可高达40%;从阴道粘膜分离出来的念珠菌85%-90%为白色。而白色的致病性最强。念珠菌的致病性是相对的。在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体内的念球菌呈酵母细胞型,一般不致病。在机体某些生理、病理因素影响下,阴道/阴茎内环境改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时,念珠菌就会大量繁殖发展为菌丝型,侵犯组织,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发病,引起临床症状,所以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这些因素通常包括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抗生素及皮质激素使用等。妇女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酸性增强时,白色念珠菌会繁殖引起阴道炎,故本病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 此菌还可引起龟头炎。 发病机理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当人体在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关:①粘附力;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②两型性形态:当感染时,白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③毒素: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④细胞表面成份;⑤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CAP)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体,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和几丁质。几丁质是(1-3,1-6)β-葡聚糖与N-乙酰葡萄糖受化合物而成的立体空间多聚体;白念珠菌胞壁具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的粘着受体。而这些成分广泛分布于血管壁、炎症和创伤愈合等部位,有极强的粘着性,与白念珠菌粘附后能桥连白念珠菌与宿主细胞间的粘附,使白念珠菌更容易粘附和侵袭宿主。 流行病学 阴道念珠菌是妇女阴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白带增多的最主要病因。 阴道念珠菌病常见于青春期到绝经期前的妇女,未来月经的少女及绝经后的妇女阴道念珠菌发病率较低。在无症状的健康育龄妇女阴道中,念珠菌的检出率为20%左右。妊娠、服用避孕药、糖尿病等因素可使带菌率增高。 男性阴茎念珠菌的检出率与包皮是否过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包茎而未做包皮环切术者,阴茎的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已做包皮环切术者。患阴道念珠菌病的妇女的性伙伴,其生殖器念珠菌感染率高达70%,而有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妇女,其配偶阴茎上念珠菌的检出率是对照组男性的4倍多。与念珠菌阳性男性性接触的妇女中,其念珠菌感染发生率为80%,而与念珠菌阴性男性性接触的妇女中,其念珠菌的感染率为32%。由此可见,生殖器念珠菌病与性接触有密切的关系,阴道念珠菌与念珠菌龟头炎可通过性接触互相传播。 传播途径 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理由是夫妇双方往往同时发病,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本病可以通过性传播。当然,白色念珠菌还可以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衣、衣服、医疗器械和敷料等传播。 临床表现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阴道瘙痒和白带增多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局部瘙痒,由于搔抓,小阴唇可出现肿胀,表皮剥蚀、抓痕及脓疱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稠、奶酪样或豆渣样,味道臭。并可有阴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难等。检查可见阴道壁粘膜上有白色假膜,脱落后可有红斑或糜烂面,阴道壁充血水肿。部分无症状健康妇女阴道内可分离出念珠菌。但不一定引起阴道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抗生素、糖尿病或穿紧身不透气内裤时可作为阴道炎的诱发因素。 白色念珠菌的外阴、阴道炎主要表现为: ①外阴奇痒,阴道瘙痒和灼热感,症状一般由轻度到不能耐受。偶有排尿困难和性交痛;②外阴皮肤和阴道粘膜发红、水肿,有白色凝乳状或片块状膜样物附着,易剥离,其下可有糜烂或浅溃疡;③阴道分泌物正常或明显增多。分泌物性质不定。白带很多,呈水样、面糊样、豆渣样或脓样,其中有大小不等的乳酪样白色块状物或豆腐渣样物。通常无气味;④会阴、肛周、腹股沟部皮肤也可被累及,出现红斑、丘疹和小脓疙瘩;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见于包皮过长,有不洁性交史,阴茎包皮、龟头轻度潮红,包皮内板及龟头冠状沟处可有白色奶酪样斑片,龟头可有针头大小淡红色丘疹,若侵犯包皮外面及阴囊,则可见鳞屑性红斑。如舟状窝累及则可有尿频尿痛等。局部可有烧灼感及瘙痒等,对于念珠菌过敏症者,于不洁性交后数小时可发生阴茎刺痒及烧灼感,并可有包皮龟头潮红。偶尔可发生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阴茎包皮明显水肿、剧痒,有浅在溃疡。 男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由于配偶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而被感染或由于不洁性交传染而来。 症状为阴茎发痒,可见包皮内有粘液样或脓样分泌物,阴茎龟头和冠状沟红肿,阴茎头表面有片状糜烂面、红斑、丘疹,甚至有壁薄的脓疱,严重者,可波及阴茎体、阴囊、大腿内侧及腹股沟等处。 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的症状不像其他尿道炎的症状那么明显,一般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而是表现为尿道痒感,排尿灼热感,尿道分泌物很少,呈水样或粘液样。 女性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因为分泌物对外阴的刺激,加上继发感染,引起念珠菌性外阴炎。此时,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外阴周围及大腿内侧出现红斑、糜烂,表面有湿润性白色鳞屑,红斑周围可出现血丘疹、小水疱等,有明显的瘙痒感。 诊断 诊断生殖器白色念珠菌病除典型的症状、体征外,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作分泌物的直接涂片镜检就可以明确诊断,有条件的也可作白色念珠菌的培养,能更明确诊断。 1.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外阴阴道瘙痒、疼痛或刺痛)①奶酪样或豆渣样白带;②阴道检查见阴道壁上有假膜;③真菌检查阳性。2.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①有不洁性交史或包皮过长;②包皮龟头潮红,龟头有丘疹,包皮内板或龟头冠状沟有奶酪样斑片;③念珠菌过敏症或暴发性水肿性包皮龟头炎可有其各自的典型症状;④真菌检查阳性。 [实验室检查] l、涂片镜检:直接镜检是非常简单的实验室方法。女性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男性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取少许待检标本分泌物置于玻璃片上,加一滴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覆盖上玻片,置于显微镜下,可见到成群的卵园形白色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如找到较多的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对诊断更有意义。用这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为50-70%。Gopla认为,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本病。 2、真菌培养:此法敏感性很高,但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须具体分析。 3、PH值测定:阴道pH值在正常范围(4.0-4.5)。 4、胶乳凝集玻片试验:用多克隆抗体与某些念珠菌的酵母甘露聚糖发生反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一、直接镜检:将用氢氧化钾或制片,镜下可见孢子和假菌丝, 二、染色检查:也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兰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三、分离培养:涂片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进行念珠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检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多采用试管法培养)。接种时将试管培养基斜而割破少许,每管接种2-3处,每份标本接种2管。将培养基放入37℃温箱内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可见大量乳白色菌落生长,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涂片,直接镜检或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芽孢子,可初步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四、用免疫双扩法或胶乳凝法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抗体。 [鉴别诊断] 须与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滴虫性阴道炎)及由滴虫引起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等鉴别。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有时可呈浆液性或脓性,味恶臭。并可有尿道炎,膀胱炎宫颈炎,尿道旁腺及巴氏腺感染,偶有肾孟肾炎。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及夜尿。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充血,阴道壁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呈草莓状外观的特征性表现。可查到阴道毛滴虫。生殖器白色念珠菌病常易与生殖器毛滴虫病相混淆。它们共有的症状为生殖器瘙痒,分泌物和白带增多,但是前者生殖器分泌物为乳酪状或豆渣状,后者生殖器分泌物为灰黄色,有腥臭味。直接镜检化验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2、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较淋病轻,表现为尿道瘙痒,不适或排尿困难,可有脓性分泌物,亦可引起膀胱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尿道分泌物可查到滴虫。 治疗 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去除易感因素,治疗期间禁止性交并同时治疗配偶或性伴侣。 生殖器念珠菌病绝大多数是一种条件致病性感染,除不洁性交引起本病的感染外,个体所患的某些疾病也是引起本病的原因。所以,在治疗本病前,应该检查有否患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患者有否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如果患者有这样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治疗。这对治疗本病是非常关键的。 有效药物繁多,具体用法也不少,可根据病情、条件和患者意愿等选择。外用药安全性好,起效快,但难以根治。口服药须顾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男性龟头包皮念珠菌病通常只需外涂药物。 女性生殖器念珠菌病常由于糖原分解,阴道在酸性的环境中,白色念珠菌繁殖加快。所以,用改变阴道酸碱度的方法对于治疗本病是有帮助的。常用的方法是,用2%~4%的苏打水冲洗阴道及外阴,轻轻拭干后,置制霉菌素栓于阴道内,这样治疗往往能取得好的疗效。 对于生殖器念珠菌感染,常用的药物为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1)、制霉菌素可内服和外用。内服,每次50万单位,每日4次。外用为栓剂,每栓为25万单位。 (2)、氟康唑又名大氟康,一般口服1次,150mg即可生效,但是治愈后容易复发,值得注意。或5%阴道用软膏6g,l次性放入阴道内。 (3)、伊曲康唑又名斯皮仁诺,一般每服1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4)、克霉唑1%霜剂5g,涂外阴、阴道内,每晚1次;疗程l周-2周。或10%霜剂5g,l次性局部外用。 (5)、阴道栓100mg,每晚l粒,疗程7d;或500mg阴道栓,l次性使用。 (6)硼酸。 (一)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疗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 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 2、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 3、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 4、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①酮康唑,每日400mg,共5天;②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③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日疗法)或2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 (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 1、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200mg,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然后每日200mg,3日疗程。 2、酮康唑,口服,每日100mg,共6个月。 (三)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 湿热蕴结证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表现为阴痒,带下量多,如豆渣样,常伴有心烦,失眠,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患者湿热内蕴,下注肝胆之经脉,湿热生虫,虫蚀阴中,故出现阴痒和带下量多等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常有方剂如下:石菖蒲10g黄柏10g茯苓20g白术10g车前子10g鹤虱10g苦参10g白鲜皮20g贯众10g。本方以川萆、石菖蒲、茯苓、车前子、黄柏清热除湿,以鹤虱、苦参、白鲜皮、贯众杀虫止痒。如果患者有脾虚症状,如饮食不香,大便不成形等,可加入山药30g,白术10g,苍术10g。 湿毒蕴结证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白,如豆渣样,有臭味,或带下夹有血丝,阴部瘙痒,甚至红肿,溃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日久,致使生虫成毒。湿毒蕴结伤及阴部出现诸多症状。治疗宜清热除湿、解毒止痒。常有方剂为止带方加减: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茵陈10g白鲜皮20g鹤虱10g蚤休30g野菊花10g白花蛇舌草30g。方中以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茵陈等清热除湿,白鲜皮、鹤虱杀虫止痒,蚤休、野菊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如患者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加入木通10g,滑石20g。 常用的外治疗法: (1)用2%苏打水冲洗阴道、外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冲洗阴道后要放入阴道纳药。 (2)制霉菌素粉剂、片剂、栓剂、软膏剂塞入阴道或涂于阴部,每次10~20万单位,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 (3)克霉唑栓剂每次500mg纳入阴道,每日3~4次,连用2周。 (4)1%龙胆紫水溶液涂擦阴道及外阴,每周3~4次,连用2周。 (5)蛇床子、苦参各20g,煎汤外洗,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6)木芙蓉100g,加水煎至100mL,用棉签蘸药液擦洗阴道,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7)冰硼散加入少许甘油搅匀,清洗阴道后,用棉签将药粉涂于阴道内,早晚各1次。 (8)黄连、青黛、牙硝各等份,共研细末,加入甘油,以棉签涂于外阴及阴道,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 自我防护生殖器念珠菌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及时停用抗生素、雌激素等。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毛巾等均应用开水烫洗。对孕妇应进行局部治疗,持续至妊娠8个月。治疗期间要避免性交,必要时对配偶同时治疗。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