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肠套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28 04:53:39 浏览次数:1641

肠套叠是指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中,以致肠道不通畅,发生肠梗阻,是小儿常见急腹症。2岁以下婴幼儿是高发群体,特别多见于6~15个月的婴幼儿。比较胖的孩子易于发生。肠套叠临床表现往往有以下四个早期信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王新良

腹痛:由于孩子年龄小,不能主诉腹痛,所以常表现为突然的阵发性哭吵,双腿屈到腹部,面色苍白,发作几分钟后会再次发作。

呕吐:呕吐物一开始是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接着可能有草绿色的胆汁,严重时甚至吐出有粪臭的液体。

便血:刚发病时可能有1~2次正常大便,但几小时后,就可能排出暗红色的血便或血和黏液的混合物,称为果酱样大便。

腹部肿块:一般见于疾病的初期,当腹痛缓解、腹肌松弛时,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右上腹部摸到像腊肠或香蕉一样的肿块。肿块表面光滑,稍稍可以活动,这是诊断孩子肠套叠最有价值的体征。

一经诊断后场套叠可经空气灌肠复位。如经数次空气灌肠仍未获成功者,均应通过手术治疗。因手术对婴幼儿来说,是一种较大的创伤,故应在疾病早期,保持警惕和给予及时处理则能避免这种创伤性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约2成患儿复位后仍可重新出现肠套,有的甚至反复发作。若患儿反复发作,则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息肉、憩室、肿瘤存在的可能。

摘自《1-2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4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