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孩子當弱智 國產動漫急需走出
鄧佳告訴記者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例子。他曾經受聘于一家大的動漫企業做總編劇,可公司給他配備的編劇隊伍竟然是公司的秘書、行政人員乃至家屬里的動畫愛好者。鄧佳說︰編劇隊伍作為動漫創意核心,應該是一支非常專業的隊伍。雖然目前國內很多高校紛紛成立動漫學院和相關系科,但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人才培養模式仍舊以教授制作軟件的使用為主。其結果是,技術制作人才過剩,創作型人才稀少。
雖然鄧佳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但他對目前國內動漫編劇、導演的培養機制卻十分擔憂。“無論是北電還是廣院、中戲,對于編劇的培養是把舞台藝術和影視藝術融合在一起的,胡子眉毛一把抓。但是卡通片其實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領域,不是你學了編劇專業後一轉身就能成為動漫編劇,在大學里,並沒有專門的動漫編劇和動漫導演。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恐怕很難成為一個合格動漫編劇。”
陳民澤說,目前國內編劇的普遍問題是創意嚴重不足,你經常能從他們編的故事里看到以前某部動畫片的影子。其實動漫編劇很大程度上需要敢于嘗試某種“偏激”的想象。比如在《貓和老鼠》里,貓從天上掉下來可以摔成一張相片,或者在飛速旋轉時身體可以擰成麻花,這些偏激、夸張的想象力,正是動漫的魅力所在。可我們的編劇總在思考情節的完整性、主題的思想性,這種思路顯然是用力用偏了。
出品《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黎麗斯電話里向記者介紹︰“喜羊羊之所以能夠在滿足低幼兒童市場的同時兼收成人市場,與都市成年人的童心未泯有關。其實成年人也需要幽默、需要輕松,無論是喜羊羊還是灰太狼,成年人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曾開創《大耳朵圖圖》動漫品牌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速達導演電話里對記者說,“開拓成人動漫市場的思路要廣,不要硬性區分低幼和成人。”她說,其實從最近幾年上映的好萊塢動畫大片中,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早年的《獅子王》還是最近的《飛屋環游記》《史萊克》《麥兜響當當》,只有融入了共同的情感,比如家庭、親情等,才能感動所有年齡段的人。
陳民澤認為,開拓成年人動漫作品不僅要滿足成年人的童心童趣,更不能忽視孩子這一動漫消費的主力軍,讓孩子與成年人一起分享精彩的動漫產品不僅是國外已有的成功經驗,也是未來我國動漫該走的路。(徐寧)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