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邮筒成骗钱道具折射现代化弱智

发布日期:2014-10-09 13:52:30 浏览次数:1600

2月9日《新消息报》报道,在银川,邮筒成假证贩子骗钱“道具”。 一位市民想办一个假驾驶证,便根据街上张贴的办证广告拨打了联系电话。接通后,一男子告诉他,办假驾驶证需要照片及身份证号,让他把这些东西准备好后,投到某邮筒里。接着,这位市民向对方提供的账号里打了300元。结果受骗了。“听说还有一些市民往那个邮筒里塞办假证的资料,我不相信假证贩子能取出来,他们可能是将邮筒当陷阱,引诱市民上当。”民警提醒市民,利用邮筒办假证的贩子根本不与办证者见面,只是以电话形式一步步让办证者汇款,是一种电话诈骗行为。

所谓“现代化弱智”,就是说,别看有些群众穿着光鲜,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还有很体面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可骨子里,对君子人格、慷慨作为、公序良俗、遵纪守法等的信仰从来就非常弱化,相反,却对那些边缘性的摆平文化、铤而走险、赌博心理和买空卖空,非常信任。一遇到事情,总喜欢将最起码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则扔掉,而更信赖边缘规则,更热衷那些灰色区域,干出了诸多荒唐行为。知识文化水平不低,社会阅历也不浅,却屡屡上当,这就是“现代化弱智”。

联系到新闻中的现象,就算是骗子在邮局有熟人,如此肆无忌惮的将公共设施当成自家行骗道具,其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哪位公职人员也不敢如此铤而走险,为了一个小钱砸掉饭碗!这时候,为了避免上当,还是应该理性行事,淡定一些。只要打几个电话,或者向邮局有关人员咨询,或者上网搜索,这个骗局就会自然揭穿,因为这种行骗手法在其他地方已经屡见不鲜,比如在天津曾出现过《邮筒竟成假证贩子“道具”》的新闻,河南新乡市也出现过《假证贩子利用邮筒骗钱街头邮筒成了“中转站”》的新闻,与新闻中的情节大同小异。可这些人还是没有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盲目听信,被骗子牵着鼻子走,糊里糊涂就上了当。与其说是骗子狡猾,不如说是自己太愚钝;与其说是骗子高明,不如说是自己太傻;与其说是骗子狠毒,不如说自己的行为太灰色、暗淡。经不起考验。

纠正“现代化弱智”,办法倒是有,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还是应该崇信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打开天窗说亮话”,“让规则看守世界”。就算是社会上存在一些“我违法,我嚣张”的行为,这种行为终归是一种极个别行为。毕竟,在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君子人格,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法制目标、精神目标的今天,个别“跳梁小丑”和高明骗局,绝对摧毁和改变不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清明风气。我们千万不能被这种精神歪风污染,被这种不良行为教唆,被无知蒙上了双眼,成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弱智公民”。(雷泓霈)

来源:千龙网

编辑:吴 敏

投稿邮箱:jxpinglun@163.com

发表

推荐

打印

编辑信箱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