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结肠炎需做什么检查

发布日期:2014-10-26 02:39:29 浏览次数:1595

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确诊治疗结肠炎往往都需要检查测试。那么,怎么查结肠炎?是否有不同的检查方式?

目前全球结肠炎患者达5亿之多,尤为亚洲地区数据最多,结肠炎时刻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所以建议广大患者,应当及时的治疗结肠炎,不可拖延,以致病情日益加重。切勿听信偏方之说,只有正规的治疗方法,才是最科学,也是对身体最好的保障。

由于肠道疾病种类颇多,而且临床症状多相似,主要以腹泻为主。如果单凭临床症状可能无法评估病情的程度以及肠道病变的位置,因而,为了进一步明确是否为慢性结肠炎,临床常采取如下检查方式进行检查确诊。

血红蛋白在轻型病例多正常或轻度下降,中、重型病例有轻或中度下降,甚至重度下降。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有增高。血沉加快和C_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严重病例血清白蛋白下降。

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黏液脓血,显微镜检见红细胞和脓细胞,急性发作期可见巨噬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的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需反复多次进行(至少连续3次)。

该检查是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作全结肠及回肠末段检查,直接观察肠黏膜变化,取活组织检查,并确定病变范围。本病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从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上扩展,内镜下所见重要改变有: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结肠镜下黏膜活检组织学见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隐窝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和潘氏细胞化生。

全结肠检查有困难时辅以钡剂灌肠检查。重型或暴发型病例不宜做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