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真菌性肠炎的病因和症状

发布日期:2014-11-03 16:31:59 浏览次数:1595

1病因回顶部

病因

真菌性肠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寄生于肠粘膜引起炎症而致病。但在下列情况时易继发本病:①当机体患严重肝肾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或恶性肿瘤时引起恶质体,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如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化学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疗等皆可使机体和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肠道菌群失调,真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侵袭组织而易引起肠道真菌病。②真菌性肠火炎还是继发于消化道某些疾病,如痢疾肠梗阻、食道脓中等。由于这些疾病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给真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真菌性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体质差、营养不良,或患有鹅口疮的婴幼儿及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多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临床表现

白色念珠菌累及结肠,约有85.5%的患者出现腹胀,泡沫样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早期为粘液样称便,偶有便血或带血丝,其特点是粘稠似蛋清附于大便上,或全部粘液便。后期为脓性或脓血样稀便,或无明显的脓血便。出血多时为暗红色糊状粘液便。腹痛压痛不明显。

消化道放线菌侵犯回盲部时,表现为右下腹隐痛,局部常出现坚实而有压痛的肿块。当腰大肌受到炎症刺激时,可发生右髂屈曲畸形,阑尾手术后有的可发生一个或多个慢性持久性的道。因此,本病易与阑尾炎阑尾脓肿或包块、回盲部结核、盲肠阿米巴、盲肠癌腰大肌脓肿、女性生殖附件肿瘤等相混淆。直肠放线菌可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肛周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或直肠旁脓肿。直肠周围病变多由腹内病变波及而来,表现为腹泻、便秘、里急后重或较稀带黄色颗粒的脓血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限制进食牛奶以防腹胀。避免刺激性、多渣食物,防止诱发肠穿孔。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停用原有抗生素。忌用止泻药。可应用微生态制剂。

2.液体疗法静脉补液:进食少、失水明显的患者,应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热量,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原则上损失多少补多少,遵循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钾的方针。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失水者和静脉补液后病情已有改善者。

3.中医中药运用中医的整体观点,辨证施治,扶正祛邪,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全身状况的同时,加以有效的抗真菌药治疗。尤其是艾滋病并发真菌性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其独到的优势。大蒜、黄连、土槿皮、毛姜等中药均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由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素制成的注射液,可供静脉滴注,亦可口服。近来有人用中药浓煎成汁灌肠,亦取得不错的疗效。

4.抗真菌治疗首选制霉菌素口服。重症或口服有困难者选用氟康唑或二性霉素B合用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静脉滴注。

(1)制霉菌素:为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因不溶于水,口服不吸收,故副作用较小。成人每次100万U,3次/d,儿童酌减,疗程10~14天。可与大蒜素合用。

(2)大蒜素:为大蒜经真空分馏得到的一种有效挥发油,化学名为三硫二丙烯,亦可人工合成。注射剂,成人每天90~150mg,加入5%葡萄糖中滴注,4~5h滴完。口服胶丸,成人每次40~60mg,3次/d,饭后服。儿童用量酌减。疗程2周~4个月。

(3)氟康唑:为取代酮康唑的新一代三唑类化学制剂,对肝脏的毒副作用远较酮康唑小。用法:成人每天200~400mg,儿童5~10mg/(kg?d),1次口服或静脉滴入。疗程10~14天。此药应避免与降低胃pH值的碱性药物同服,否则影响该药的吸收;也应避免与降血糖药、环孢素A、苯妥英钠、利福平、H2拮抗药等合用,以免相互干扰、加速代谢而降低疗效。

(4)伊曲康唑:作用与氟康唑类似,仅供口服。用法及注意点同氟康唑。用于治疗副球孢子菌肠炎,疗程需6~12个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