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有哪些病因和危害
1、变态反应:有些人因对某些物质,如牛奶等过敏而诱发。停饮牛奶后好转,脱敏后则不再发病。治疗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均支持本病与变态反应有关。
2、神经精神因素:有人发现本病的发病和加剧与精神创伤,情绪紧张或过度疲劳有关,故认为本病与神经因素有关。
3、遗传因素:遗传可能是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系统的家系研究提示5%-15%患者的亲属也有本病,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可能占有一定地位。
4、感染:有人提出与感染有关,但在本病的急慢性期均未检出任何病原微生物,也无传染的迹象,故认为痢疾杆菌和溶组织阿米巴只是发病的启动因素。
5、自身免疫学说:此学说是近年受到基本肯定的观点。但启动自身免疫的具体因素和环节尚未完全阐明。由于在此类病人血清中检测出非特异性抗结肠粘膜抗体,提示此类病人存在自身免疫。
由于结肠炎病程长,反复发作,可给机体带来许多危害,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急性结肠扩张:老年人冬季易发作,容易造成结肠缺血坏死、扩张。造成结肠狭窄与肠梗阻。
2、结肠炎症:可引发慢性腹膜炎,主要见于急性暴发性或有中毒性结肠炎并发症者,也可见于结肠镜检时。
3、贫血:因失血及肝脏病变所致,中重度病人多见。当溃疡侵蚀较大血管时,结肠可有较多出血,以致并发休克,造成生命危险。
5、结肠癌变:多发生在年轻患者,病程愈长危险性愈大,有文献报道25年以上者可达40%。
6、低蛋白血症及肝脏损害:多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发生脂肪肝或肝硬化。
1、使用抗生素要有指证,结肠炎发作时虽与感染性炎症有类同表现,但并非为细菌感染所致。使用抗菌素可致肠道内菌群失调,使结肠炎的病情表现更加混乱而影响诊断、治疗、予后。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紧张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减轻结肠炎症状和促进痊愈的重要措施之一。
3、避免肠道感染性疾病使病情加重。炎症的反复发作是导致结肠息肉、癌变的主要原因。故减少肠道感染是预防结肠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4、避免食用可引起肠道过敏性食物,减少食物过敏引起的肠道变态反应,激惹肠道诱发病情加剧。
肛肠医院专家提醒:如若发生结肠炎,及时到专业肛肠医院选择科学的诊疗方法,以便明确病情,辨证施治。切勿自行盲目用药,导致病情加重,引起一系列并发性肛肠疾病,使治疗更加复杂化。
来源网址